1 / 4
文档名称:

初中历史翼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历史翼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2/2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历史翼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二、学习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红军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遵义会议2、过程与方法: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加深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1、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2、难点:遵义会议四、学法指导: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来源:学优中考网]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来源:学优中考网]一、敌兵围困万千重1、原因: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1)在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开辟的根据地。后来人们便把它称为。(2)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重点“围剿”。根据地军民在、和的先后指挥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连续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大规模“围剿”。(3)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推行的方针和政策,提出“”的口号,结果红军反“围剿”一再失利。2、目的:3、开始:二、经过:遵义会议[来源:学优中考网](1)背景:长征初期,红军未能摆脱被动局面,之战,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中央大部分领导同志和红军将士深感忧虑,要求纠正中央的军事指挥错误,以摆脱被动的困境。(2)主要内容:年1月,中央红军进占贵州。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①会议集中纠正了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和[来源:学优中考网]的错误,②肯定了③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决定由负总责,并成立由、、、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3)意义:①遵义会议确定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②结束了在中央的统治;③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挽救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来源:学优中考网](4)胜利进军: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下,声东击西,四渡,打乱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三、结束:三大主力会师(1)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同陕北红军会师。(2)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胜利原因:①;②;③;④。5、意义:①;②;[来源:]③6、长征精神:五、课堂训练(一)达标反馈[来源:]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A、是为了南北红军大会师B、需要扩大革命在全国的影响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