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4.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2/2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王润梅【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教学建议】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重点朗读以下段落,每人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⑴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⑵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入睡”。⑶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⑷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⑴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故事,表达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⑵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提示: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选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高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写得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和归纳的方法。 2、学生提出探究讨论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全班师生互动,鼓励独创性见解。如:可以让学生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拟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个好,为什么。通过这一练****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提示: ⑴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⑵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⑶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