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将 进 酒》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将 进 酒》说课稿.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2/2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将 进 酒》说课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将进酒》说课稿江西省大余中学陈金华一、说教材《将进酒》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了解李白的诗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和高二年级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难抑,在酒酣心胸开张情绪激荡之时,借汉乐府《将进酒》之曲调,吟出此千古传唱的激荡之音,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充分展示了诗人蔑视功名富贵、鄙弃世俗的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学****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排释愤激之情,气势如大江奔流。确切说,豪放只是全诗的外壳,愤激是诗的内核。二、说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结构与内容,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狂歌痛饮”外表之下的愤***绪。2、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3、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三、说教法在和学生共同鉴赏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在落实学****目的的鉴赏中力图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这些方式使学生动口动脑。同时在理清全诗层次和了解各层大意的基础上,逐层背诵全诗,引导体会全诗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用具是运用MP3音频朗读。四、说学法高二上学期比较集中地学****了诗歌,我发现学生对诗歌兴趣不是很高,较难深入挖掘,而诗歌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且绝大部分诗歌都要求背诵和默写,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诗歌的学****要对学生加强学法的指导和****惯的培养,这是学生走向自主学****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诗教学上注重了学法的渗透:1、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要求学生在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体味诗歌感情的跌宕起伏,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2、李白其人及其诗歌学生略知一二,要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勉励人们要惜时引出《将进酒》中看似满是消极的情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作者李白在诗中到底表达了什么的情怀?又是怎样表达的呢?(板课题)(二)作者、标题与背景了解1、回顾作者。(这一环节的目标的是检查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同时也通过检查与督促培养学生动手查找相关资料的****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