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2/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教学目标〗 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 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换算方法。 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③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教学要点〗 、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教学建议〗 ①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稳固,对边疆的开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北击匈奴,河西屯垦,西南开边,东北势在拓展,西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小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处读物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古人居功不傲的优秀品质,受到为国忘私的传统美德教育。③基础较好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西汉同匈奴的战争?从战争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但必须向学生说明,西汉同匈奴的关系,是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汉匈两族统治者间有较大的战争,但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是十分频繁的,如通过“通关节”互相交换货物,匈奴的牲畜和皮毛注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食物注入匈奴。为此民族融合、各民族间友好相处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④应向学生说明,河西走廊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流通道,汉武帝是关键的历史人物。为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中原王朝首次在河西设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西汉对西域的经营,是古代中国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步。⑤如条件允许,可将秦汉时期的匈奴关系进行如下梳理: 时期政策具体内容(略) ⑥关于西汉同“西南夷”的关系,应向学生介绍汉朝西南夷所指称的地区和对象。并提问:“夜郎自大”成语的由来,在讲述西汉王朝开发西南的同时,可联系现实向学生简介西部大开发。⑦①结合课文插图,向学生说明王铢钱的铸造是国家铸币的开始。学****基础好的学校,可适当补充五铢钱的由来,以加深学生对五铢钱的认识。②在地图上指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并列表说明: 水利工程名称水利工程地点水利工程功效都江堰成都以北,灌县境内防洪、灌溉田地300多万亩郑国渠咸阳附近灌溉田地400多万亩六辅渠郑国渠上游南岸灌溉高地田亩白渠郑国渠的南面灌溉田地黄河以后80多年中,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可适当介绍《史记?河渠书》中有关汉武帝兴农治水的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利建设是国家的百年大计。③如条件许可,讲述汉武帝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