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灵川县壮族历史概况.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灵川县壮族历史概况.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2/20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灵川县壮族历史概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壮族,是我们伟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我国55个小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据一九五八年第次人口普查,全国有壮族13378162人,其中广西就有1233万多人,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9%以上。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真正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国家不仅确认壮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并且享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于1958年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我的灵川,虽然不似挂南,挂西南那样,是壮族同包聚居的地区。但是,也同样居住有壮族同胞。据19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共有壮族同胞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是当时灵川县人口的%,是灵川县第大少数民族,现初步统计为户,人,比19年增加了人。主要分布在兰田瑶族乡和青狮镇的公平管理区。其姓氏为韦、陈、梁三姓,以韦姓居多。长期以来,壮族同胞在灵川这块宝地上,与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一道,在建设灵川和发展灵川政治、经济、文化当中,充分发挥了本民固有的聪明才智和勤实而又朴实的精神,洒下了辛勤了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将居住在我的灵川境内的壮族来源,人口,分布情况,历史,迁徙以及经济状况,生活****俗、信仰和文化教育,文化生源等等撰述如下:一、壮族的人口的分布及其来源据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上第一篇第四章:“壮族渊源及其毗邻族群的关系”一文中说到,壮族的来源,一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山东白马街(县)迁来广西的,即1052年,宋朝名将枢密副使狄青统率大批官兵到广西***侬智高,战事平息后狄青部下留居广西,子孙繁衍至今。二是他们的祖先因世道混乱,从原籍江西硃矶巷迁移到广西谋生,人口日滋。还有一种说法是见诸历史记载:“南丹溪洞之人呼为僮。其始未尝至省,元至元间(1280-1294)、莫国旗南国纳土自是僮人方入省地。”另一说是:“僮性质粗悍,露顶跣足,花文短裙,鸟语夷面,自耕而食,又谓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后稍入广西古田等县(县治在今永福县百寿镇)。于是有人把上述两种记载揉合成一种说法,即说壮族是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从湖南迁徙到古田的。该文还说明,上述之传说,只是以点代面之说,并不全面,上述仅在唐代,壮族中的先民,所谓“西原蛮”黄乾曜、黄少卿等人于公元757年,即唐肃字至德年间,在当时广西的西原(今属大新县训辖)洞曾发动100多山同,共20多万人起义,先后攻克桂州18州,威震岭南。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农智高南受交趾(今越南)侵害,北欲归南宋遭拒,从而起兵反宋,其部属众达数万人,居住在左右江一带,后来驰聘西广及云南农民的后裔是今天壮族的一个组成部分。狄青统领的部属,在战事平息之后班师而起,留居广西很少,且是男性,他们的配偶必是当地土著,而侬智文的后裔今均操壮语。即使是有少数狄青的士卒留下,经过历史的发展,他们也早已融入壮族之中。况且,元代以前即已经有壮族生息在广西、云南等地,壮族在宋以前称俚、僚,宋以后,俚、僚亦有称,但已有新的变化。有称“布土”或“土人”,由“撞”发展的“俚”,还有侬、俍、沙等称呼。明、清时期僮这一称呼已遍及全广西。以上是僮族之名的来历。在灵川的公平、兰田等地民向曾流传有土著壮人之说。今青狮潭镇公平管理区原松柏大队有一名叫“土壮村”的,该村位于龙珠山前,徐舒北河(又名流峰江)北边,据当地有关人士说及,这里曾经居住过土著壮人,故名“土壮村”。后来汉族人到此方将土著壮人赶走了,至今不知去向,代之居住在此的是汉族文姓,江西祖籍,先到三街镇上枝子铺村居住,后族繁人多,分枝迁徙到该村,沿用土壮村名。现在,已经有代,人约年时间。一九五八年修青狮潭水库,该村属水淹地区,已搬到另建新村。据传说,当时在公平同时还居住土著瑶族人和苗族人。后来因土著汉人入居斯地,土著壮人、瑶人和苗人不堪统治阶级和地方劣坤的歧视,均迁他乡,而现在居住在兰田公平等地壮族同胞,他们的始祖则多数又是来自当年的广西庆远府南丹州思恩县。人口分布情况,见附表从上述统计表可见,我们灵川的壮族,主要是分布在青狮潭镇的公平、九屋、兰田瑶族乡,潮田乡以及潭下、灵川镇和定江等乡镇。其中公平有13个村人,九屋6个村人,兰田14个村人,潮田5个村人,灵川镇两个村人,潮田5个村人,灵川镇两个村人,定江镇1个村人,镇下乡个村人,以上共计个村人,居住不足50人的村和居民点来计算在内。(一)韦姓壮族之基本情况韩改韦姓之经过及韦姓之源流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古代男子称称,女人称姓。旧社会中氏表示贵贱之身份,或以官为氏,或以封邑。贱在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分。所以,氏同姓不同在,婚姻不逼,姓同氏不同考,婚姻不可逼。姓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古代社会从母姓,故从女、从生。我们灵川的壮族,据目前发现,主要姓氏有韦姓、陈姓和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