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pptx

格式:pptx   大小:345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21 文件大小:3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阐明剩余价值论。从广义上说,他的整部经济学说都是剩余价值理论。本章说的是狭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即通过对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它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剩余价值规律;并且进一步阐明与剩余价值理论密切联系的工资理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和工人的经济关系。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三、劳动力的买和卖第一节一、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资本的出发点。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两者是有区别的。商品流通的公式:W–G-W资本流通的公式:G–W-G′两个流通公式的共同点:两者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而且都是等价交换;在流通的每一个过程中,也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两种流通公式的本质区别::买和卖的顺序;出发点和归宿点;:使用价值,:W--W,G--G′,G′=G+:有休止与无止境从上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作为资本的货币和单纯的货币是根本不同的。货币这个概念不包含价值增殖,而资本最本质的规定就是价值增殖。因此,一般把资本定义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的总公式:G—W—G′这一流通形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的本质,它也称资本的一般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G—W—G′这个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分析:在资本总公式G—W—G′中,剩余价值表现流通的结果。但是,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是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的。离开流通领域,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也不能使价值增殖。从形式看价值增殖和等价交换产生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产生。资本家必须在流通过程中等价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它的使用能够成为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商品。而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指的是价值增值是在流通领域之外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前提。三、劳动力的买和卖1、劳动力及其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第一,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是自由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