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效绩评价一、企业效绩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一)什么是企业效绩评价1、企业效绩的含义与表现(1)企业效绩的含义①中文:企业效绩,又称绩效、业绩、成效,即,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②英文:“Performance”(2)企业效绩的表现一定经营期间内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对于工商类竞争性企业,主要表现为:①企业经营效益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等方面。②经营者业绩,即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2、企业效绩评价的含义与内容(1)含义企业效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效绩评价是评价理论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剖析企业经营过程,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2)内容企业效绩评价包括对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两个方面的评判,具体内容视企业的经营类型而定。①对于工商类竞争性企业,重点评价企业以下四个方面能力:A、财务效益状况(核心内容)(38)反映企业资产(资本)的收益能力与质量,企业效绩主要体现在财务效益状况上。B、资产营运状况(18)反映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间接反映基础管理、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等诸多因素对企业效绩的影响。C、偿债能力状况(20)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稳健经营程度、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D、发展能力状况(24)反映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②对于金融类企业,则主要包括A、财务效益状况B、资产安全状况C、资产流动状况D、发展能力状况(3)相关观点:应区别对待“效绩评价”、“绩效评价”这一观点认为,“效绩”或“绩效”中的“效”字指“效益”,特指收益和效果,而“绩”即“业绩”,包括的内容相当宽泛。“企业效绩评价”是指先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借此评价企业经营的业绩,而“企业绩效评价”正好与之相反,意味着在评价“经营业绩”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效益”评价。企业管理当局能“在评价经营业绩”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效益评价”,但企业出资人等外部人员只能“先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借此评价企业经营的业绩”,故外部对企业的评价宜采用“企业效绩评价”。我们认为,“业绩”、“绩效”、“效绩”三个名词没有本质区别,是一个概念的三种不同表述,其英文名词都是“Performance”,把三者区分开来没有什么意义。“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价”的含义也相同。3、企业效绩评价与财务分析的关系(1)区别①财务分析是对有关财务指标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它的变化程度及其变化原因。②企业效绩评价是对反映企业效绩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评价结果是一个“标识”。(2)联系①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它弥补了单纯财务分析难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②效绩评价结果有助于确定财务分析的重点。由于企业效绩评价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效益的基础之上,效绩评价结果反映了企业财务效益状况,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③企业效绩评价不能代替财务分析。从企业效绩评价结果较为综合,不能从其结果上看出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症结,因此在得出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以后,要对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以阐释评价结果,补充说明评价结论,验证评价结论。4、企业效绩评价与效益考核的关系(1)区别效绩评价是国际上通用的评判企业效绩的方法,是专业性的技术判断。评价内容广泛,使用指标较多,评价结果综合性强,强调客观公正性。考核是政府部门按照既定目标,对企业某方面行为成果的考查审核。考核的指标数量较少,多为可量化的计量指标。考核的行为目的明确、目标专一,但人为因素较大。具体表现为:①从行为主体看,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企业(单位)法人或自然人;考核的主体只能是政府机构。②从行为客体看,评价的客体是国民经济中的各类经济实体,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考核的客体只能是政府部门投资兴办的企业、单位。③从比照标准看,评价的标准种类较多,根据评价目的、范围的不同,有行业标准、全和计划指标等;考核的标准仅为政府部门制定的年度考核计划目标。④从方法选择看,评价的方法包括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等;考核的方法较为单一,一般采取目标成果法。⑤从行为责任看,评价结果不仅对政府部门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债权人负责,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