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部分:食疗和药膳的理论
第一节食物的性能和作用
第二节食疗药膳及应用原则
第三节药膳的特点分类和配伍
第四节药膳的常用制作方法
第五节制作药膳的常用中药
第一节食物的性能和作用
一、食物的性能
1、食性:
中药四气:温、热、寒、凉。
食物三类:温热、寒凉、平性。
不同性质食物的功效
寒凉类: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温热类: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
凡体质偏热者忌吃温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
而适宜于吃凉寒性食物,以便热证寒治;
凡体质虚寒者,忌食凉寒性食物,可进食温热性食物,以温散寒。
常见寒性食物
马齿苋、淡豆豉、酱、食盐、蟹、蛏、田螺、紫菜、海带、蕨菜、荸荠、竹笋、莲藕、番茄、茭白、苦瓜、西瓜、甜瓜、冬瓜、黄瓜、甘蔗、香蕉、柿子、桑椹、猪肠等。
常见凉性食物
白萝卜、茄子、冬瓜子、冬瓜皮、西瓜皮、丝瓜、油菜、菠菜、芹菜、苋菜、小米、大麦、荞麦、绿豆、豆腐、柑、橘、橙子、苹果、梨、枇杷、芒果、槐花、菱角、薏苡仁、茶叶、蘑菇、猪皮、鸭蛋等。
常见热性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肉桂、鳟鱼等。
常见温性食物
韭菜、韭子、生姜、葱、香菜、小茴香、大蒜、薤白、南瓜、木瓜、高粱、糯米、酒、醋、龙眼肉(桂圆)、杏子、杏仁、樱桃、石榴、桃、乌梅、栗子、大枣、胡桃、鳝鱼、虾、鲢鱼、鹿肉、雀肉、鸡肉、羊肉、狗肉、猫肉、猪肝、猪肚、火腿、鹅蛋、熊掌等。
常见平性食物
洋葱、白薯、土豆、黄花菜、荠菜、香椿、大头菜、元白菜、芋头、扁豆、豌豆、胡萝卜、白菜、黑大豆、赤小豆、蚕豆、黄豆、粳米、玉米、花生、白果、百合、橄榄、白砂糖、桃仁、李仁、酸枣仁、莲子、黑芝麻、无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黑木耳、海蜇、黄鱼、泥鳅、鲳鱼、青鱼、鲤鱼、猪肺、猪心、猪肉、龟肉、鳖肉、鸡蛋、鸽蛋、蜂蜜、蜂乳、牛肉、牛奶等。
2、食味:
中药五味:酸(涩)、苦、甘(淡)、辛、咸。
食物:除上述之外,尚有芳香味。
不同食味食物的功效
五味: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咸软。辛味食物、苦味食物健胃;
咸味食物补肾养血。
芳香性食物: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