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工建筑中级职称论文浅谈中小型灌溉渠道规划与设计黄冈市水利局王胜水库灌区渠系及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与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量的大小和建筑物的多少,关系到建成以后管理养护工作的难易和工程效益。本人从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多年,下面结合实际工作体会谈谈中小型灌溉渠道的规划与设计。一、渠道规划(一)渠道规划布置一般应遵循的原则1、在渠道选线中,首先要摸清渠首和灌区尾部高程,尽量选走高线、走直线达到缩短渠线。其好处有:①避免渠线长拦截沿途过多的承雨面积,减少泥沙入渠,造成渠道淤积。②减少排洪建筑物,缩小工程造价,避免过多泄洪闸门和过长的渠道渗漏,减少管理工作量。③渠道线位高,可增加自流灌溉面积,减少提水灌溉面积。④渠线短不仅灌溉及时且可减少沿途渗漏。⑤避免穿塘穿库。因为穿塘穿库破坏塘库,影响蓄水,降低了塘库灌区中反调节功能;灌溉时,灌塘灌库,塘库拦蓄渠道流量,水不能及时放到下游灌区,影响灌溉,延误抗旱时间;避免渠道在下游水库的流域面积中,截走了下游水库的水源。如果地形不允许只能在库区流域而积内走,在汇水集流山沟做倒虹吸管通过,在降雨时集流的小河、小沟及时自由入库,避免在集流沟做泄洪闸,造成管理麻烦,影响水库蓄水。2、如果地形不允许,选择打隧洞,开明槽,穿过岭脊或架渡槽跨过山冲、河畈绝不可盘山转,沿冲绕,渠道过弯过长,降低了渠道尾部高程,满足不了尾灌区自流灌溉要求。3、干渠应布置在灌区最高地带,以控制整个灌溉面积。4、灌溉渠系布置应与行政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等规划)相适应,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方便管理。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有独立的用水渠道。5、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渠道线路要直,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二)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的布置形式支渠以下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的配合根据地形特点有两种基本布置形式:1、灌排相间布置。在地形平坦或微有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控制,工程量较省,这种布置叫灌排相间布置。2、灌排相邻布置。在地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水流只能从高处向低处单向流动,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就要并肩而行,上灌下排,这种布置叫灌排相邻布置。二、渠道设计(一)纵坡设计1、灌区地形高渠道纵坡尽量放缓一点,以不淤流速作为控制条件;2、如渠首高,灌区低对纵坡采取大比降以不冲刷渠库流速作控因素,依照灌区高低,纵坡可以分段设计必要时选择地点做跌水,高程集中降下来。(二)渠道横断面设计中、小型灌溉渠道,在目前经济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开挖而成的,渠床光洁度差,阻力大,直接影响渠道流速达不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