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要内容交通流状态与交通安全道路几何线形与交通安全道路结构物与交通安全第一节交通流状态与交通安全一、交通量 一般认为,交通量越小,事故率越低;交通量越大,事故率越高。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符合这种规律,图6-1为交通事故率与饱和度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量对事故率的影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交通量(1)a 交通量很小时,车辆之间的间距较大,驾驶员基本上不受同向行驶车辆的干扰,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行车速度。绝大多数驾驶员都能保持符合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和安全性的行驶车速,只有当个别驾驶员忽视行驶安全而冒险高速行车,遇到视距不足、车道狭窄或其它紧急情况时,来不及采取措施才会发生交通事故。(2)a→b当道路上的交通量逐渐增加时,驾驶员不再单凭自己的习惯驾车,必须同时考虑与其它车辆的关系。而且由于对向来车增多,使得驾驶行为更加谨慎,因而交通事故相对数量有所下降。(3)b→c当道路上的交通量继续增大时,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大部分尾随前车行驶,形成稳定流。在这种情况下,超车变得比较困难,因而与超车有关的事故也有所增加。(4)c→d当交通量进一步增大,形成不稳定流。此时,超车的危险越来越大,交通事故相对数量也随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大。一、交通量(5)d→e当交通量增加到使超车成为不可能时,车辆间距已大大减小,交通流密度增大,形成饱和交通流。由于饱和交通流的平均车速低,因此事故相对数量也降低。(6)e→f如果交通量进一步增加,则产生交通阻塞。这时,车辆只能尾随前车缓慢行驶,使道路的服务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交通事故也大为减少。一、交通量要详细调查交通量对事故率的影响程度难度很大,因为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交通量一般难以准确把握,但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与事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对于双车道公路,追尾事故和迎面碰撞事故会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驶离道路事故降低。双车道公路超车次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故率的高低。图6-2为双车道公路的事故率与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的关系,由图可知,事故率与AADT呈现U型曲线关系。当AADT从零增加到10000辆/天~12000辆/天时,事故率降低;当AADT从10000辆/天~12000辆/天继续增加时,事故率开始增加。一、交通量沈大公路1991年~1993年事故次数与月平均日交通量的关系如图6-3,哈大二级公路1992~1994年百万辆车公里事故率及月平均日交通量的关系如图6-4。从图中可以看出,沈大高速公路尽管3年的交通事故次数增长速度有所不同,但在月平均日交通量低于10000辆/日的情况下,事故次数具有随交通量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哈大二级公路1992年、1993年和1994年在月平均日交通量低于4500辆/日的情况下,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哈大二级公路的事故率也在增长。二、交通组成我国道路交通组成比较复杂,混合交通是我国交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混合交通的存在,致使交通流运行复杂化。尤其在城市道路中,交通信号多,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互相影响,车辆很难以最佳状态行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混合交通的交通组成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很大。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非常复杂,包括客车、货车和摩托车等,按照车辆的大小差异又可将其分为许多类型。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型车、货车和摩托车是城市道路中干扰交通流、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二、交通组成表6-1是哈尔滨市2000年道路路段交通组成与事故率之间的关系。二、交通组成数值模拟散点图见图6-5。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散点图出现数值反复的现象,但总体趋势是事故率随大型车、货车和摩托车比例增加而逐渐增大。二、交通组成城市道路要减少因交通组成不合理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可以通过以下管理措施进行安全改善: (1)对城市部分道路实施货车禁行措施。货车既会影响城市道路的行车安全,也会影响城市景观,因此应对货车实施限时(多为白天)、限地(多为城市中心区)的禁行措施。(2)合理地对城市部分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城市道路白天交通量大,当货车被实施禁行后,主要的大型车就是大客车,其中尤其以公交车为主,因此设置公交专用道,将公交车与其它车型分离,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大型车对交通流的影响。(3)减少摩托车许可牌照的发放。摩托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显著,应适当降低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