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2/22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农业气象服务样板,中国气象局将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标准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为规范创建工作,制定本标准。一、具有农业气象专业人员示范县应设置农业气象服务岗位,有2名以上相对固定的专职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其中至少1人为农业气象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经过省级及以上气象部门组织的农业气象专业培训并获合格证书。二、具有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示范县应具有详实的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服务方案应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主要包括: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分布图、各旬、月、季等时间段生育期、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光、温、水历年平均及极端最高、最低气象要素值等气候资源状况,种养业各生育期、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等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农事建议。三、具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示范县应具有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农业气象适宜性、农业气象灾害、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候区划和灾害风险区划等农业气象指标库,能满足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四、具有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示范县应具有便捷高效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业务服务平台应包括数据管理与查询统计、产品制作、信息发布、信息反馈等模块,具备资料收集、指导产品本地化、产品分发、展示等功能。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信息管理、产品分发等自动化、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五、具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县应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针对主要服务农作物在示范田内至少开展一种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节水、增产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编制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气象原理、技术方法要点、服务与推广方法、推广效益、适宜推广范围等。六、。示范田块应处于国家、省、市(地)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或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实施的范围内,示范田块资源条件和生态条件具有代表性。(养殖)种���稳定,能满足农田小气候、农业气象实景等观测,能满足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和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等要求。、人工观测为辅的农业气象实时监测系统,可进行农田小气候、作物生长发育等观测。,通讯正常、稳定。土地面积30亩以上。应在示范田路旁建立电子显示屏1个,显示气象服务信息。七、,在人才队伍、基础设施、调查、会商、产品制作和发布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并根据需求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农业、林业、水利等多部门技术专家和农民专家组成的涉农专家联盟(农业气象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适时开展全县农业气象的决策咨询和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指导。八、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及时收集、更新示范区所在县域内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以及政府与有关部门生产决策者等重点服务对象信息,通过不断完善县级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重点服务对象联系卡制度、不定期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与95%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能将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及时传递给重点服务对象,并通过气象信息站、信息员等将农业气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村屯覆盖率达90%以上。九、具有信息反馈机制示范县应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研活动,进一步明确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和服务重点。县气象局与重点服务对象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同时气象信息站、信息员及时收集、上报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十、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示范县应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从农业气象服务效果、典型服务事例、外界评价和示范推广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估服务效益,提交评估报告。 附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细则附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细则 一、水稻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等进行。示范田块要求种植稳定,面积在30亩以上,所在区域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水稻气象实景等观测,能满足水稻气象适用技术示范和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等要求。,水稻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在当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旱能灌、涝能排”的基本要求,交通需便利,通讯正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