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煤矿劳模先进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矿劳模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ai1968104 2019/2/2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劳模先进事迹材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煤矿劳模先进事迹材料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生产第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32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采煤战线上一干就是32年。他,就是煤矿二采区225采煤队工人,在集团公司“煤海先锋”评比活动中荣获提名奖。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 1977年,20岁的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由二采区的两位工网作10多年,曾多次荣获矿“生产先进者”的老师傅带到井下场子面,成为新一矿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回到家里,他闷闷不乐,对父亲说不想干了,这个工作太累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可不能怕吃苦。我当年工作的时候,哪有什么机械化啊,采煤全凭的是手啊!再说你看你的两位师傅,他们不也是和你一样干活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理解父亲话语里的含义。凭着他不服输的性格,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他以两位师傅为榜样,用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终于成为采煤队的生产骨干。 1997年是原新一矿举步维艰的一年,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总量规模不足,经营形势严峻,简单再生产难以维系,工人原本不高的工资还常期拖欠,一年中仅能开几个月的工资,职工情绪都很低落,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到地方小井上班去了,可却依然坚守在井下工作岗位上。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现在矿上都开不出工资了,你的采煤技术这么好,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个小井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赶紧走吧!”他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不领情,对朋友说:“两位师傅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我不能辜负区上和师傅们对我的教育;矿上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总有一天新一矿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只想着挣钱多,小井的安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怎么办?”朋友认为他不知好歹,被他的一席话气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下小井的事。视工友如亲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明白“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他常说:“井下工作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防事故如防敌人,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32年来,他时刻把“安全”二字铭记在心,在工作面采煤、打顶、架棚、移溜子、每一道工序都坚持按章操作、按标准作业,从而避免了图省力、图省事而违章作业,从未发生过自伤和伤人事故。井下工作环境相对危险,意外事故难以预测。然而在危急关头,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工友。32年里,他6次参加事故抢险工作,从死神手中抢救出3名工友的生命。在对别人施救的时候,即使冒再大的危险,他的信念从动摇,用他的话说,“每个工友都是我的弟兄,我不能看着一个人掉队。”1987年的一天,当班工人在回撤单体时出现大面积冒顶,在千钧一发之时,发现一名新采用的工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想也没想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新工人护在身下,当工友们把已被碎石砸昏,满脸鲜血的扒出来时,他还在紧紧护着身下的工友。在清点人数时,大家又发现少了一名工友,于是他二次返回冒顶区,发现昏迷了的工友刘佳文被碎石和液压支柱压着,下巴被卡在溜子刮板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冒顶还在继续,来不及多想,带头和大家一起挖碎石、挪支柱,手扒破了,胳膊被顶板掉落的碎石砸伤了也不吭一声,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伤者刘佳文顺利救出,而却因体力不支,再次昏倒了。 1990年在与同伴吴小峰采煤时,发现单体阀口处向外返液压油,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意识到这是推顶的前兆,还没来的及提示同伴,就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块近40平方米的石头落下,将吴小峰的腿砸在下面,看到这种状况,一面安慰吴小峰不要慌张,不要用劲向外拽被压住的腿,保持镇定;一面和其他工友找单体支在吴小峰被压腿处,将石块支起一道缝隙,一点一点把被压住的伤腿挪出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吴小峰只是腿骨骨折,修养一段时间就会好,不过医生说多亏送得及时,如果再晚送来半小时,他会因失血过多有生命危险。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痴心不改在矿上,是个人人称道的好工人,可是在女儿眼中,他却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的大女儿结婚时,正赶上腊月二十九,几次给他打电话恳求他:“爸,平常再忙再累您不回来,我们都能理解,可结婚是女儿一辈子的大事,您就回来给女儿操办一下吧!”哽咽良久,愧疚地对女儿说:“好孩子,不是爸爸不想回去,实在是赶上春节场子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