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津中学生物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一、:以往生物教学存在教学脱离现实生活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他认为,教学活动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过程,它必须关注社会生活的需要,注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杜威倡导的生活是一种新生活,一种改造了的生活。这种生活既与整个社会生活相适应,又能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与兴趣,适应学生天性。陶行知结合中国教育实践,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倡导的生活即教育,则是用教育来阐述人的生活,昭示的是人的生活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要求教育活动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成为一种真正的教育力量。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了生物学教学应该涉及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是教学的根基所在。学生生活在当下,是发展中的人,教学活动应该统一于人的生活世界,教学活动只有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重视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也会更加深人,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实现其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面向”是指教学以学生的现实世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体现知识从生活中来;把生物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体现知识为了生活。“生活”是指和学生密切接触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学活动的“生活”内容不是原封不动的日常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提炼,是源于生活且能够成为课程资源的生活素材。,倡导思行并进。学校生态园有食用菌栽培室、智能温室、组培室、动植物区、沼气池等。开设生物科技课程,采取三步指导策略:“情境中学”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探究欲,“探索中学”收集和处理信息、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分析和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体悟中学”关注自然、社会与民生。,增强知行统一。活动是人素质生成和发展的中介。每年暑期组织学生进行一周生态考察,将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全组教师甘于奉献,不计报酬,拟开发具有天津中学生物教学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天津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库(详见课程部分)“家教式义务辅导”:每位教师每周为学困生义务辅导一次,搭建学困生学业成绩提升的平台。“导师制”,以学生研究课题为抓手,真诚付出热心、耐心、爱心、恒心,做学生研究的伙伴,平等中的首席。使生物选修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教科研主任、特级教师)天津市首批生物学科带头人、天津市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天津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学员、天津市265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导师、中国教师报特聘学科专家。她提出与实施的面向生活开展生物教学的教学思想与实践收到很好的效果。2011年中国教育报、天津市教委、天津教科院联合举办弭金玲教学思想研讨会,《生活是生物教学的源头活水》一文,整版刊登于中国教育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中国教育学会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薛静尧评价为“这是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她著有《面向生活生物教学》《叩开研究性学习之门》专著,主编有《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指导》、《探索者的足迹》书籍,多次获得全国及市级奖。周增辉(教科研主任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多次在教研活动中做研究、观摩课。2010年在学校首次推进“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探究活动中代表高中生物组连续做课3节、2010年“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中做市级展示课、2012年天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比赛“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一等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每年带领学生外出进行生态考察和社会调查,辅导学生在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为学生打造第二课堂“生态园”建设管理中尽职尽责,多次接待参观团和媒体采访,堪称课程开发的典范。、“天津市第五届双优课”一等奖、“南开区第三届育才杯创优课”一等奖、《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被收录于天津电视台名师名课、天津市双语教学研究课题中心组成员、南开区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南开区毕业班复习指导中心组成员、指导学生在2005年、2009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10年辅导学生“黄瓜叶色突变体遗传机制的探究”在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被聘参加天津市生物总复习的编写。新课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