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中国啦啦操竞赛规则-总则.ppt

格式:ppt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啦啦操竞赛规则-总则.ppt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5/10/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啦啦操竞赛规则-总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则

为中国啦啦操运动竞赛提供客观统一的竞赛规则。
为裁判员公正、准确地评分提供客观依据。
为参赛者赛前训练和比赛提供依据。


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中国啦啦操竞赛评分的客观性

A. 从事该项目工作的首要条件是
●精通啦啦操评分规则
●精通啦啦操技术规程
●精通啦啦操难度动作
B. 在全国啦啦操比赛中担任裁判的首要条件是
●持本周期啦啦操项目有效的裁判员证书
●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功地担任过裁判工作
●必须被列入中国啦啦操裁判员名单
C. 全体裁判员必须做到
●出席全部会议
●按比赛日程安排在指定时间到达赛场
●正确着装
●出席运动员技术指导会
D. 在比赛时必须做到
●不离开指定座位
●不与他人接触
●不与教练员、运动员和其他裁判员谈论
●按规定着装
(女:深蓝色套裙或裤和白色衬衫)
(男:深蓝色上衣、长裤、浅色衬衫和领带)
高级裁判组
高级裁判组的工作是负责控制整个评判工作,按照规则对裁判员和裁判长的评分进行调控,以保证最后得分的正确性。记录各裁判员打分的偏差。如反复出现偏差,高级裁判组将有权警告或更换裁判。对违反评分规则和工作纪律的裁判员将予以处罚。
裁判员违反纪律分
处罚
故意偏离规则评
警告或取消裁判资格
有意维护一名或几名运动员
警告或取消裁判资格
不遵守高级裁判组及裁判长的指示
警告或取消裁判资格
反复打出过高或过低分
警告或取消裁判资格
不遵守有关比赛秩序与纪律的要求
警告或取消裁判资格
未出席裁判员会议
取消裁判资格
不按规定着装
取消裁判资格
啦啦操定义
啦啦操:英文cheerleading,起源于美国。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项目特有的难度、过渡配合、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啦啦操项目特征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啦啦操运动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最显著的特征。它是通过口号、各种动作的配合、难度的展现以及不同队形的转换,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团队目标,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激励运动员高昂的斗志,提高团队整体的凝聚力; 在啦啦操运动中,既强调团队完成动作的高度一致性,又重视运动员个体不同能力的展示,使每个队员在参与团队的配合中均能在不同位置扮演不同的重要角色,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集体意识。它包括:团队整体的运动能力、表演的***、自信心、感染力、号召力、表演能力、默契配合等因素。
技术特征
啦啦操的技术特征是体现在所有肢体动作的发力方式,即通过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具有清晰的开始和结束;在运动过程中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的控制精确、位置准确。
难度动作特殊规定
难度动作的分类
技巧啦啦操难度分为4类:即翻腾、抛接、托举、金字塔;
舞蹈啦啦操难度分为3类:即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
难度动作分级、分值以及难度选择范围、数量规定
难度动作分为10个等级:其中1级最低,10级最高;
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10级
分值










难度选择规定范围
1级
1-2级
1-3级
2-4级
3-5级
4-6级
5-7级
6-8级
7-9级
8-10级
技巧难度数量
8
10
12
15
15
20
舞蹈难度数量
4
6
8
10
10
10
参赛队必须根据运动员实际能力,选择适合的难度组别与数量。为了运动员的安全,所选择的难度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本级难度动作的规定要求。
竞赛性质及种类
竞赛性质
本规则适用于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正式赛事活动。
竞赛种类
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全国系列、系列赛、大奖赛、全国体育大会啦啦操比赛等各种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