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面对现代家庭,怎样做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王颖
一个好教师身上总会散发出某种属于精神气质的东西,一个师德高尚的幼儿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让孩子获得源于心灵的幸福和快乐。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上幼儿园又是孩子离开家庭投身社会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我们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就应该认真分析现代家庭的教养方式,针对家长的教养误区,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去培养幼儿,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去接触家长。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21世纪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是因为教育乃培养人的事业,是辛勤的、高尚的、神圣的事业。
在社会变革大潮的冲击,家庭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趋于单纯,儿童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庭中“代沟”现象趋于多维,家庭劳动日益机械化和社会化,大众传媒迅猛普及等等现象,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也使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不少家长由于没有进行及时深入的思考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导致在很多方面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
娇惯宠爱,包办代替,教育缺乏发展性。社会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使独生子女的同辈竞争和约束少了,而长辈的关怀和溺爱多了。长辈对孩子百依百顺,凡事包办代替,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家庭教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给予;多身体关心,少心理指导;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围着一个孩子转,他们除因血缘关系获得一定的角色定位外,还都要充当孩子教育者的角色。遗憾的是他们很多时候对自己的多重角色定位失当或转换不及,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如一方对孩子实施教育时,另一方不能及时转换角色,一味地以长辈角色袒护和宠爱孩子,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教训对方,从而形成“你管我宠
”的家教误区;另外,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宽严失度,搞得孩子无所适从。
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教育缺乏客观性。有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多过高,而符合其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的具体措施却很少,造成教育缺乏针对性或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其结果往往导致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摆布,从小便把孩子束缚在家庭、自我的小圈子里,向孩子灌输的多是些利己主义的思想,而很少能放眼社会,把孩子当成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把他们放到社会的大熔炉里去锻炼,教他们公而忘私,舍己为人,贡献社会,实现自我。如果这种现状继续存在并发展,势必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也将导致察子失真,容易诱发孩子的自满心里,自高自大、目中无人,错误与不足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弥补会越来越严重。也易强化“望子成龙”心理,使得家长常常将自己的孩子和最好的孩子进行比较,总易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笨,没有出息,产生心理定势,丧失信心,甚至对孩子的良好表现持怀疑态度,严重挫伤孩子的上进心。
针对种种现代家庭教育方式,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好一个幼儿教师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家园联系,不仅鼓励幼儿回家主动把幼儿园的生活点滴、趣事说给父母听,父母更应主动询问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父母更多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更有利于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与此同时做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