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x

格式:pptx   大小:320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23 文件大小:3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霉菌与酵母菌的检查方法供试品的抽样、保存及检验量试验操作前的准备供试液的制备对照用菌液的制备文档分享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细菌、霉菌(酵母菌)检验程序供试液的稀释(10倍递增稀释法)、霉菌(酵母菌)的其他检查方法①管稀释法(试管法、MPN法)②滤膜法③计数板法④仪器法⑤平板涂布法文档分享①表面涂抹平板法②滤膜培养法③、原理检验程序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纯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IMViC)、关系用药者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必须保证其质量,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微生物污染药品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屡见不鲜,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为保证药品质量,必须对微生物污染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检验。其意义在于:已有许多实例表明,药品污染微生物不仅危及病人用药安全,而且也直接影响药品的有效性,所以药品卫生质量是药品质量不可分割的部分。反映药品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检验,凡工艺条件、生产管理水平、生产人员的素质差,不注意文明生产的单位和企业,其生产的药品,染菌必然严重,不合格率无疑就高。微生物限度的检验是提供药品卫生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因而保证销售与使用过程中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促进与提高生产单位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与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可划分为两大类:规定灭菌的药品:包括注射剂和输液剂,及用于体腔、严重烧伤、溃疡、出血及眼科用药等制剂。非规定灭菌药品:包括常用的口服制剂与一般外用制剂。对这一部分制剂一般不要求绝对无菌,允许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同时规定不得有可疑致病的细菌存在。由于致病菌的范围很广,各国药典都规定了几个常见的致病菌或指标菌作为控制菌。在非规定灭菌的制剂中,对每克或每毫升的药品按剂型或品种不同规定:染菌量检查:包括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测定,以检查这几类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程度。控制菌检查: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检验对象本身的特殊性。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对象的特性:不确定性:药品受外来微生物的污染,这种污染是可无可有;在有中又可多可少;其种类可以多样。污染的情况可依生产、设备、原材料、管理、剂型等条件而定,非药品本身所固有。所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药品所规定的检查项目,除无菌检查、热原检查具有上述性质,其他项均无此特征。这一点往往被忽视。污染对药品而言是一个意外事件。污染批号中的不合格品是一个随机变量。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均匀性是不确定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一个批号内产品有的被污染,有的不被污染,分布不匀;在被污染的部分中有的数量极多,有的较少,种类上可以复杂或较单一。这种不均匀性源于污染源的复杂性;原辅料污染、工艺污染、空间污染文档分享和操作人员污染等等构成污染量的多少差异,形成不均态。再者,微生物具有簇团性;簇团大小、紧密程度是可遗传的,簇团的分散性差异极大,该特点无疑强化了不均匀性。活体特征:药典中以活的微生物作为检验对象也是独特特性。由于以上特殊性,抽样对微生物限度检测值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当药品无污染时,抽样将不影响检验,当批产品存在污染品时,抽样的样本是随机变量,抽样的影响如下:抽样方法:不同的抽样方法对批产品总体的代表性是不同的,测定值也是有差异的。如抽取可疑样品与随机抽样,其检出率与数字显然前者大于后者。抽样量:抽样量的多少,对样本的代表性极为重要,如含10%不合格率的批产品,从中抽取2件数为样本进行控制菌检验时,有81%机率判定为合格品,而抽取30件数时,会有96%机率判定为不合格品。文档分享以上表明抽样方法、抽样数量、抽样次数均影响测定结果。以控制菌检验为例,决定染菌检出与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样品是否是含染菌的样品;(B)检验操作正确无误,其中(A)是前提条件。中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抽验方法与抽样数量规定:供试品为随机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对异常的供试品应针对性的抽样,对外观可疑污染或对有争议复验的样品应抽取可以污染和有争议复验的原样品。对异常的供试品应针对性的抽样,对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