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2/23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建筑论文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 徐静(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污泥是污水处理的衍生物,其成分复杂,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病原菌、细菌、病毒等,若不经过规范的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简单介绍了焚烧、土地利用和填埋等污泥处置技术,其处置目的最终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关键词 污泥;处置;焚烧;土地利用;填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每万m3污水经处理后污泥产生量(按含水率80%计)一般约为5~10t。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不断增加。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小部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而大部分没有进行规范处理,这样极易对水体、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污泥处理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目的主要有四个:一是稳定化,通过处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使污泥稳定化,从而避免二次污染;二是无害化,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减量化,减少污泥最终处置的体积,降低污泥处理及最终处置费用;四是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实现化害为利、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1]。1 污泥的分类与性质污泥是在城市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是一种由有机残片、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十分复杂,不同来源的污泥,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特性不同。 污泥的分类污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污泥从水中分离过程可分为沉淀污泥和化学生物处理污泥,沉淀污泥包括物理沉淀污泥和混凝污泥;化学生物处理污泥主要是指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产生的污泥。在现代污水处理厂污泥大多是沉淀污泥和生物处理污泥的混合污泥。(2)按污泥成分及性质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有机污泥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这种污泥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相对密度较小,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无机污泥是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其颗粒较粗,相对密度较大,含水率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3)按污泥的来源进行分类有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腐殖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初次沉淀污泥来自于初次沉淀池,其含水率一般为95%~98%。剩余污泥来自于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池,含水率一般为99%~%。腐殖污泥来自于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含水率一般为97%~99%。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和腐殖污泥统称为生污泥或新鲜污泥。生污泥经过消化处理后的污泥称为消化污泥或熟污泥。化学污泥是经过絮凝沉淀和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如酸、碱废水中和以及电解法等产生的沉淀物。 污泥的性质污泥的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并且容易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重金属含量高,含有病毒、细菌、大肠菌等微生物。 污泥的含水率污泥含水率是指污泥中所含的水分的质量与湿污泥总质量之比,含水率是污泥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它决定了污泥的体积。一般情况下,初沉污泥的含水率通常为97%~98%;%~%;污泥经浓缩之后,含水率通常为94%~96%;经脱水之后,可使含水率降低到80%左右。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污泥由液态逐渐转变为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