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咏史怀古诗.ppt

格式:ppt   大小:70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咏史怀古诗.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23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咏史怀古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形式标志主要体现为:一是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人名+咏”等,如李商隐的《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王维的《西施咏》。二是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刘禹锡的《金陵怀古》《乌衣巷》,陈子昂的《燕昭王》《登幽州台歌》,杜甫的《咏怀古迹》《蜀相》《八阵图》等。三是内容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李商隐的《马嵬》,杜牧的《过华清官绝句》。,往往是诗人借怀古叹今或叹个人命运的坎坷,所涉及的多是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事件、古迹等。历史人物如屈原、吴王、贾谊、王昭君、曹植、诸葛亮、隋炀帝、唐明皇、杨贵妃、李煜等。历史事件如马嵬事件、隋灭、项羽自刎、安史之乱等。历史古迹如废都荒台、离宫旧苑,骊山、赤壁、新亭、隋堤、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作者借古自比,或感叹历史,或影射当今。:咏史怀古诗的思想情感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历览历史点滴,发表自己观点,常常是一事一议,只发表看法,不含褒贬。例: 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者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以兵家的眼光论项羽的成败,并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为项羽负气自刎而惋惜。第二类:悲吟古人际遇,暗伤己之情怀。要么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例: 离骚唐·陆龟蒙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被流放在外的屈原问天天无语,招魂魂不至,纵使写下千行感人的诗句,也敌不过奸佞的一句谗言。作者读《离骚》有感而作,写了佞臣之可恨,谗言之可畏,昏君之可恼,忠臣之可悲,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第三类: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表示同情。例: 咏史唐·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表面写汉朝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和亲这件事上,乃是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则反对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面对严重的边患一味求和的政策。总之,对于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三个角度。“咏史”与“言志”(抒怀)相结合的特点。咏史只是手段,言志(抒怀)才是目的。在写作技法上,咏史怀古诗常常运用借景抒情、对比、化用典故、衬托、抑扬等艺术技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例: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借朱雀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表现曾经繁华的朱雀桥一带如今却异常荒僻的景象。借乌衣巷口的夕阳,表现了日薄西山的惨淡与败落。再写过去栖息在贵族之家的旧燕如今飞人百姓家。作者把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无限感慨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具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