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花明楼旅游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花明楼旅游心得.docx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9/2/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花明楼旅游心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花明楼旅游心得韶山,一个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吸引着千百万游客如潮涌海流纷至。今天我们来到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寻访伟人旧迹,流连于毛泽东少年时读过书的南岸,曾游泳的池塘,耕种过的水田、菜地,闹过农民运动的毛氏三祠,纪念毛泽东的铜像广场,感觉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一时顿感思绪万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清山。”发出这样豪言壮语的毛泽东同志出生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平房中,在故居,那小屋桌、板凳、木床、农具、水车、蓑衣、风车??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都显得朴实而清幽,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一代伟人成长的足迹,也深刻感受到革命领袖是怎样领导人民克服艰苦环境翻身解放,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首先,我们乘车首先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60多个人首先进行的是我们庄严的入党宣誓,宣誓完毕进行了集体的合影。接着,我们三五成群从毛家饭店步行,瞻仰了毛泽东故居,少年时读过书的南岸,曾游泳的池塘,耕种过的水田、菜地,纪念毛泽东的铜像广场;在韶山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毛泽东铜像广场,这是韶山最具灵气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其中关于主席铜像最广为流传的是三个故事。一个是说运输的时候经过井冈山,好好的车子突然抛锚了,检查也没有毛病,只好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车子又无缘无故地好了,后来大家都说井冈山是主席战斗过的地方,主席想在那里住一晚;另一个是那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江泽民为铜像揭幕,天空中竟然出现了月亮。太阳和月亮一齐照耀着铜像,日月同辉达八分钟之久;再就是主席雕像落成那天,本来不是花开的季节,但是满山的映山红却在那天一下全部绽放了。这种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的天文奇观和自然现象至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其中太多的激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告慰,太多的眷念让去圣地的人们向铜像敬献花篮或自觉绕铜像三周并向铜像三鞠躬,以表达人们对一代伟人的敬仰之情。参观完毛泽东同志故居后我们乘车来到毛家饭店午餐,尝遍了毛氏红烧肉等多道经典的当地味道。人们向往韶山,是因为这里走出了毛泽东,是因为这里发展了中国革命,是因为他带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建设了新中国,是因为这里曾牵动了亿万万人的信仰和崇敬。阳光映照,思绪万千。我回头凝望神秘的一号楼,蒙蒙的,还能看见主席座位前的灯依然明亮。午饭后,休息片刻我们便驱车前往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镇花明楼,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位伟大领袖的故居。刘少奇,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曾任中、中华人民共和等职。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69年10月17日,病重在身的刘少奇被用担架抬着,用飞机运往河南开封,被关在一个监禁极其严密的小院里,病情迅速恶化后,不到一个人月,也就是11月12日含冤逝世。新中国的一代伟人、国家元首就这样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在刘少奇故居广场,刘少奇的巨幅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这位世纪伟人以他犀利而深邃的目光日日夜夜傲视着苍穹,俯瞰着芸芸众生。我们似乎看到,面对着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位老人的心底,似乎掀起了绵绵不绝的狂涛巨澜,带着安然,带着欣慰,带着伟人那种豪情壮志备受压抑后因后人的奋斗而初见成效带来的心情的释放,他好像在预言中国的未来,好像在以他那坚定铿锵的语言告诉小小寰球的政治家们,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