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过故人庄》教案 - 徐汇教育.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过故人庄》教案 - 徐汇教育.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5/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过故人庄》教案 - 徐汇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预备年级语文组刘卓贾锋作业
《过故人庄》教案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与“孟浩然”、“田园诗”、“重阳日”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具”、“黍”、“合”、“斜”、“轩”、“圃”、“桑麻”等实词解释。
口语交际训练设计目标:在这四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读一读,告诉大家。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学****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入,请学生回忆并简单介绍作者。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的诵读诗歌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这首诗歌说了什么事。注意:请学生结合具体诗句来谈,将字、句的解释穿插其中。
诗人应邀赴约——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情趣——再约重阳欢聚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1、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注意:在具体分析中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适时插入对田园诗和重阳节的简单介绍。
2、你喜欢这样的聚会吗?你喜欢作者对这次聚会的记录即这首诗吗?具体喜欢哪句诗?注意:在学生的谈论中引导学生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学****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四、延伸体会、拓展阅读
1、散读、齐读《读<过故人庄>》
2、讨论:这篇“读后感”和原文有哪些共同点?(如热爱田园生活、醉心田园风光等)
读《过故人庄》
作者:王爱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引自孟浩然《过故人庄》
空气甜甜的把鼻孔打开
泉水甜甜的把胃打开
山花甜甜的把衣衫上的图案打开
我和一个村庄一起
被一声声鸟鸣一道道小溪
送出更远我要生出翅膀
不走名山大川
只在来过的这个村子的山坡下
作巢
用恬淡作砖用快乐作瓦
这是我心灵的家
一条比夏天更长的小径
像一根根琴弦
在凉风中不停地弹响
昆虫鸟儿是它跳动的音符
庄稼树木为它起舞
长高长大
它们的身体里已灌满了自强的水声
小河就源自这样的一声声蛙鸣
月亮银锣一响敲碎点点星光
黄瓜小葱萝卜白菜们
不用穿戴进城越过田垅就上炕
在饭桌上与我撞个满怀
一头露水里
溢出善良的瓜香酒香
野花蹲在山坡上不说话
像念小学的妹妹
掰着手指头
她盛开在山村的枕边
会说悄悄话
一群羊蹭着远山走走停停
好似我留在山里的朵朵白云
傍晚的一缕炊烟
帮我赶回此时
她们不再留恋风向
春夏秋冬四只大脚
穿上四只鞋子年年
给小村留下串串脚印
和脚窝里的鲜花雪花
我甚至还等待一场夏天的雨
等待
雨后的彩虹
从纸上升起
五、作业
必做:背诵、默写诗歌;掌握“具”、“黍”、“合”、“斜”、“轩”、“圃”、“桑麻”等实词解释。
选作: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现代散文。
2、为本诗写一篇推荐文,将它介绍给你的朋友。
附:
电子课文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备课资料
1)孟浩然简介:(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