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十八个文言虚词(授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56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八个文言虚词(授课件).ppt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2/24 文件大小:5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八个文言虚词(授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八个文言虚词例释高考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彼恶知之 ,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令妻为制衣衾秦王为赵王击缶2006年广东卷高考文言虚词题答案:B解析:A:用 B:于是、就/经由、通过C:才 D:替2005广东卷文言虚词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 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愚公年且九十)穷且益坚,,卒业于太学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详解:,“和”、“跟”之意。,“将要”;连词,“就”。,“因为”,表原因。,表转折。,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于)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之)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则) 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D(其) 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一撞【答案】C【解析】A中的都是介词,可译为“对”(表对象)。B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的作用。C中前面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D中的“其”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人物。一、而(一)用作连词。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而(一)用作连词。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与“以”的用法同)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