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狐狸和乌鸦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第六自然段,讲狐狸骗到肉后跑掉了。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像。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读出狐狸和乌鸦的不同语气。2、引导学生想像、思考,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乌鸦、狐狸的头饰。大树、乌鸦、狐狸的图片。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课时重、难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句式和标点。练习描红。课时准备:课件。狐狸和乌鸦的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乌鸦和狐狸的图片)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3、这几个问题,老师都可以给你们解答。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呢,还是你们自己到书里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书。听清要求:圈出生字及二类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出示词,检查读音。学生认字、读词。采用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形式识记生字。3、再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各自然段的序号。4、检查朗读。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段指名读课文。5、听录音,边听边看图,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6、学生自由读书。并说说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7、轻声读课文,思考:狐狸和乌鸦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8、指名回答。并相机读相应的句子。三、指导写字1、读音。2、分析字形。3、分析字在田字格的书写位置。4、范写指导5、学生书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像。课时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读出狐狸和乌鸦的不同语气。2、抓关键词句体会、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课时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狐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二、学习第一段1、通过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狐狸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狐狸来到大树下(在黑板上事先贴好大树的图片),看到了谁?3、这只狐狸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它看到乌鸦叼的肉时,会怎样想?4、狐狸心里是这样想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5、理解“直流口水”谁来帮着添画口水呀?6、谁来把狐狸馋嘴的样子读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请同学们看着图片,齐读最后一句话。“狐狸馋的直流口水。”三、学习2-5段、第六段1、导入:狐狸那么想吃这片肉,后来是怎样弄到肉的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5自然段。读的时候,可以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2、小组讨论一下,狐狸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么说的?乌鸦有什么反映?3、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4、检查。狐狸说了几次话?第一次狐狸是怎么说的?乌鸦有什么反应?指导读狐狸的话。乌鸦为什么没有回答?5、指名回答狐狸第二次是怎么说的?乌鸦有什么样的反应?(1)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