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精.ppt

格式:ppt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精.ppt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5/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二章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
本章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财政政策
第三节货币政策
第四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要求掌握宏观调控的涵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财政政策的基本类型和工具、货币政策的基本类型和工具;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和效果;了解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情况。
案例1
宏观调控 2008力挽狂澜
2008年,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从经济周期看,是热冷交汇的一年;从发展增长看,是调整转变的一年;从宏观调控看,是本轮高速增长五年来“最困难的一年”。这一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续了五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最大新兴市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压力。
与此同时,决策层密切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慎而灵活地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些面对内外环境众多不确定因素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不但使得中国经济“逆势而动”,GDP增长保持了8%以上的较高增长,而且实现了全社会稳定团结的良好局面。2008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其经验和教训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请问:你如何认识我国的宏观调控?为什么我国的宏观调控能有如此大的力度?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特点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干预,是指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计划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宏观调控的特点:
,政府自觉调节为辅。

,计划指导和行政手段调节为辅。

,体现出综合性。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
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达致大体平衡的政策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所谓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主体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总供给则是经济社会主体所提供的总产出,即整个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备的总和。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
为了使整个宏观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总供给和总需求必须相等,即:
总供给﹦总需求

总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总供给管理政策收入政策
提高技术进步的政策
促进资本形成的政策
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和提高的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目标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进口
影响总量平衡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商品物资供给方面,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全部形成商品物资可供量,完全被用于消费。主要原因有:一是一部分产品被用于储备而使供给减少;二是一部分产品因销售困难形成积压而使供给减少;三是一部分产品因损坏报废、霉烂变质和丢失等而使供给减少。
其次,在货币购买力方面,一是部分货币被持有者储存,形成货币沉淀。使货币购买力减少;二是发生财政赤字或银行信用膨胀而导致过量的货币发行,使货币购买力增加。

结构平衡包括两大部类产品供求结构的平衡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供求结构的平衡。实现结构平衡,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比例关系。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失业类型:
一是摩擦性失业。
二是结构性失业。
三是周期性失业。
四是季节性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