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涌泉完小施晓莹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设计理念: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教师引导,发挥想象,理解寓意。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教学重点: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教学难点: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2、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教学准备:;、小鸟的头饰及图片教学流程:一、课前热课: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二、认定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三、尝试达标:1、小黑板出示词语坐井观天口渴回答相信抬头小鸟无边无际说大话弄错井沿看见青蛙2、理解词义:(1)“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吗?(2)词语搭配:无边无际的(天空)(大海)(沙漠)(宇宙)(太空)3、说句子:任选其中一个词语说句子。4个4、小结:大家能够学以至用,老师真佩服你们!5、词语会认了,你们能把词语带进课文,自己试着读一读吗?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四、导学达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贴小鸟、青蛙图片}争论什么?(天的大小)3、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2)、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4、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5、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对,就是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6、对话导读,理解【出示第一次对话】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