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脱贫再教育志愿者返乡心得体会精选2篇篇一**省**市***镇***村,是工商161***同学本次进行脱盲再教育的地点。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她的家乡。从小在这里长大,她亲眼看见了家乡十多年来的变化。“从前,从市区回农村,要转很多次车,且一路泥泞,下了车也得走好大一截泥路。如今,村里的大路小路通通都是水泥路,村民生活十分便利,村中的卫生环境也非常干净,中心小学也有了多媒体,教学大楼得以翻新,不再像过去那样破破烂烂。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到村里的小学读书,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眼前所见皆是满满的希望。贫困户的住宅由政府出资,墙面重新刷白,安上了新窗户,防盗门,从教育,医疗,住宅各个方面,使得村民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她这样描述着家乡的变化。贵州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致富,先修路,贵州已经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公路,村寨路面硬化,未来将会实现乡乡建客运站。这一切也都能从家乡这几年的发展中看出来,发展越来越迅速,得益于交通的便利,基础设施的完善。黔货出山,农村淘宝,又得益于贵州大数据的发展。此次的脱盲再教育活动,不仅帮助了贫苦农户更多了解国家政策,坚定信心,也使他能深刻明白到农村这几年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精准扶贫,使得补助能够准确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中,子女教育有补助,医疗也有保障,使得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方向清晰明了。“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建好文化阵地,办好文化活动,让文化活动惠民乐民育民富民”。村中处处可以看见类似的标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不怕困难,深入群众,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中去,帮助农户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积极支持村中的产业发展,帮助村民更好地遵守民风民俗和村规村约,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越美越好。”这是她的希望。姚思撷同学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有幸出生在这个年代,可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最需要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未来还很长,这只是一次短短的志愿活动,活动结束了,但奉献依旧在路上,未来的日子里,更加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并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所意义的人。”“成长,是一种经历;经历,是一种人生的体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我们体悟了什么。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锻造了自我,拥有真正的价值和真实的幸福。”工商161班高媛在此次活动中丰富了自身的成长与经历。这次志愿者活动是开展扫盲工作,这是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次的志愿者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让我有所体会、有所启迪、有所感悟,让我更好地成长!”工商161班高媛同学如是说道。此次活动以脱盲再教育为主题,以贫困群众教授基本知识、宣讲基本政策、传授基本技能,帮助贫困群体实现普遍能听得懂汉语为主线,不仅向当地人民传播了基本技能和常识,提高了他们对国家政策和中国文化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