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中庸探析.pdf

格式:pdf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庸探析.pdf

上传人:2028423509 2015/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庸探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
中庸的产生有其历史和学术渊源:中庸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但孔子并不是凭空创
造的,它是先秦以前在“中”字发展的基础上由孔子加以总结和创新而产生的。“中”
最早起源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旗帜、中央。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夏商周三代,它又引伸
出“中德”、“中行”之意。孔子在继承《尚书》、《周易》“中德”、“中行”的基础上首
次提出了“中庸”概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在
此基础上,孔子又赋予了中庸一些新的内涵。对于“庸”的含义,由于孔子以前此字出
现的次数相对较少,后世的儒者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概念产生以来,后来的很多儒者对这一概念的内
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有力的促进了中庸思想的发展。概括来说,中庸思想的发
展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先后经历了三次高峰:先秦时期、两宋时期(理学时期)和明清
时期(实学时期)。先秦时期以孔子和子思为代表,他们在概括先秦以前“中”、“庸”
含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创立并发展了中庸思想。理学时期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他们
在孔子和子思中庸思想的基础上又从“理”这一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庸。王夫之是实学的
代表人物,他在批判总结前人特别是朱熹中庸思想的基础上,从实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庸。
在达到中庸的路径上,可分为尊德性派和道问学派。有的学者的思想中两者兼而有
之,但都有所侧重,所以他们不能成为单独的一派。道问学派以朱熹为代表,尊德性派
以陆九渊为代表。之所以在工夫论上分为两个派别,都源于《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
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由于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程朱
理学一派主要在“道问学”、“尽精微”处努力;而陆王心学一派主要在“尊德性”、“致
广大”上下工夫。其实它们都是“造道”的工夫或途径,两者缺一不可。后来陆九渊和
朱熹本人也认识到自己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的局限性和不足,于是两派后来就出现了合流
的倾向。
中庸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先秦时期的思孟学派、
荀子学派或者是宋明时期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他们虽然在工夫论或其他方面有不同
的观点,但在对待“中庸”地位的问题上,儒家学者们却出人意料的一致,他们都对中
庸思想和研究、讲解中庸思想的《中庸》这部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中庸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很深远。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
I
发展,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人”对以中庸思想为代表的旧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中庸思想逐渐成为了“折中主义”、“和稀泥”、“乡愿”等的代名词。但笔者认为,以鲁
迅先生为代表的“新文化人”对中庸的批判有些过激和矫枉过正。中庸思想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对
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庸,理,实,和谐


































II
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ncludes its history and academic orig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notion is at the earliest stage proposed by Confucius, but the Confucius isn't created without basis
of, it is first Qin before at" amid" word develop of foundation up is taken into by the Confucius to tally up
and innovate but generate. "Amid" originated oracle-bone scripture at the earliest stage,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flay, the center. Along with the shape in time, on Wednesday pany in summer generation,
it extends meaning a "amid virtuous", idea of" amid line" again. The Confucius proposed "the doctrin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