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2019/2/26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祭十二郎文》·第一课时【学****目标】——伟大的目标,,翻译课文。,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从而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亲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只要跟着河流走,就可以发现大海1、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诵读法。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并延伸阅读。【预****案】1、走进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2、了解背景: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3、介绍文体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祭神祭物的。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但作为古文运动的旗手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却一反传统文风,运用散文形式写成此文,因为四言韵语或骈文形式无法婉转灵活,只有“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才能更好地把作者巨大的悲痛曲折婉转地抒发出来。这篇祭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4、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闻汝丧()不省()所怙()兄殁()南方省()坟墓归取其孥()丞相薨()汝遽()去万乘()之公相殒()其生窆()不临其穴尚飨()解释下列加点词:乃能衔哀致诚(2)、远具时羞之奠(3)、不省所怙(4)、吾往河阳省坟墓(5)、止一岁,请归取其孥(6)、将成家而致汝(7)、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8)、而汝抱无涯之戚也(9)、强者夭而病者全乎(10)、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11)、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1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13)、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14)、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15)、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16)、吾实为之,其又何尤!(17)、曷其有极(18)、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19)、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我的收获与思考】《祭十二郎文》·第二课时【探究案】,把握文章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