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实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员工学习《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刚刚接触的时候对他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太多的感悟,理解上也很肤浅,在我以前的观念里,认为《弟子规》是中国的传统“蒙学”。但通过学习知道,其实《弟子规》中的“弟子”不全指小孩,孔子的学生都可以称做“弟子”。中国的传统经典都是共通、没有派别的。《弟子规》包含着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内容包括道德、哲学等。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灌输,从中还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所感悟。媒体上屡屡报道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及不和谐的事情,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显得相当的突兀,佛山的小悦悦被车碾压后人们的冷漠,深圳北大研究生的打骂父母事件等等,不禁让人们发出感叹——这社会是怎么了?扶危济困、百善孝为先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精髓啊。也许有人说这种观点是以偏概全,但现实中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与当下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矛盾是存在的。我们这代人从小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可谓是没“文化”的一代,所以成人后也应该补上这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学习传统的优良的东西就显得尤为必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直到现实中的今天还散发着他独特而璀璨的光芒。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入则孝、出则悌、次谨言、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告诉我们先学做人再去学本事吧,而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