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39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26 文件大小:3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暂时数加倍)(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7、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1)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2)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优化设计P15)五、受精作用的过程(课本P25)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课本P30)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合。(课本P30)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3、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见课本30页)(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