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红豆杉盆栽与养护一、红豆杉盆栽种植红豆杉盆栽种植需要经过选苗、挖苗、培土、上盆等诸多环节。选苗:所选红豆杉的株高、冠幅要符合盆景规格要求。茎叶强健有力、全株无缺损、树条排置合理、枝繁叶茂。挖苗:根据盆景规格决定所挖苗根部土球大小。土壤太潮时不宜挖掘。挖掘时要保证土球完整。土球挖好后用袋子包好,运输时要用遮阳网盖好,装卸过程中要做到轻拿轻放。偏根偏冠的苗木不宜作为盆栽的选取目标。配基质:将熟土打碎、打细,与草炭土、珍珠岩按6:1:(体积比)的比例充分混匀,混合过程中用70%甲基托布津溶液均匀喷施消毒。目前使用的营养土是通过科学配制而成,能满足红豆杉盆栽种植及前期养护需要。上盆:检查根系伤根情况,对伤根面积超过1/3的苗木另行处理;上盆前盆中先放瓦片(凹面朝下),植株根部和下部枝叶经过适当修剪后定植于盆中央,盆土要填实,种植深浅要适宜,根茎以上覆基质1-2公分,基质面距盆沿2-6公分,具体视盆大小而定;上盆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水从盆底排水孔流出为止),每批上盆后要挂牌标明盆景规格及上盆时间。二、红豆杉盆景的养护1、盆土结构和浇水方法盆土对盆景的养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盆景中的盆土其实包含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野外带回的原土,占整个盆土的70%,放置在盆的中央;第二部分是专门为红豆杉盆栽科学配置而成的营养土,占30%,放置在花盆的周围和底部。营养土的密度比原土密度低25%左右。在土壤方面,各地的土质都有差异,我们本地土质属于粘性土,密度高、透气、透水性差,与沙土的水渗透性相比差距较大。在盆栽前的挖掘中,为了提高红豆杉在移栽中的成活率,会考虑尽量减小对树根部的损伤,把原土泥球挖大。在实际盆栽过程中,带入盆景中的原土泥球与花盆之间能留3-10cm空隙(视花盆内径而定),这空隙用营养土补足填实,花盆底部也用营养土填满,其厚度一般在5-20cm(视花盆的高度及取苗时土球的厚度而定)。介绍盆栽过程和分析盆土的组成结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盆内盆土的密度是不同的,水的渗透性和保水性也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大家能更加有效的掌握好浇水方法,有利于红豆杉盆栽的养护和存活率。浇水有两种方式:一浇大水首先要掌握盆土的干湿度,一般控制在20%-30%,直观判断的方法是30%含水量时表现为盆内表土颜色变浅、用手按泥土略软但不沾手,而20%含水量时表现为盆内表土发白、发硬。当盆内湿度降到20%-25%时,需要浇大水。通过观察叶片也可以作为是否要浇大水的依据,具体表现为叶片看上去软塌无力,叶状表现为明显下垂,不挺直,如叶片有上述情况发生而又不确定可以在结合观察盆土确认是否要浇大水(高温季节由于植株根部来不及供水至叶片顶端,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到时只需对叶面喷雾即可),高温季节,操作时应先把水管内晒热的水放空,然后再浇。还应避开高温时段,一般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浇水比较适宜。浇水时以小水慢浇,间隔性地回浇1-2次,间隔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视渗透情况而定。在养护中我们每次对浇大水都有记录,并有规定:晴好天气时夏季一般5-7天浇一次,秋季8-10天浇一次,冬春季节15-20天浇一次(大小盆之间有所区别),平时适当喷叶面水1-2次。各地区温湿度环境的不同浇喷水间隔的时间也会有差异。浇大水关键主要是浇透:一是掌握好有效的浇水方法。二是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来检测水是否浇透。例如可以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