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华应龙角的度量.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应龙角的度量.docx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2/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应龙角的度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华应龙老师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师:想滑哪个?生:第三个,因为刺激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师:还有不同吗?生:角有不同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几年前教以这节课时,我也觉得很困惑,因为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探究必要。我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的角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就是千差万别的,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我觉得角的奥秘太多了,今天的这节课例,华老师也引用了滑滑梯的情境,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需求的情境,调动“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2、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生:可以用量角器量师:会量的举手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底多大。独立尝试——生演示(方法不是很准确)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东西。”二、认识量角器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生4:为什么左边是外圈大,右边是内圈大。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用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生1:不是,因为那里虽然有一条是直的,但另外一条是弯的。师:角是两条射线……生2:这里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生:中心师:对,这个点我们就叫量角器的中心,这一条边是0,我们就叫他0度刻度线。另外一条呢(90度刻度线)到底要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学生第一次拿着量角器的时候,一定是手足无措的,原来学生找不到量角器的上的角!因此,我让学生讨论这是不是角,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于是华老师通过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画角再量角吗的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的本质。重合。华老师引导学生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知道了角的顶点就是心中,知道了教师有两条射线组成的,知道最外圈的圆弧在量角的时候用不上,那只是角的张口,因为这一连串的引导,量角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3、师:90度还有个简单的写法——90°。师:在纸量角器上画出一个90度的角。想一想,顶点的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这一问是这一课的关键,以往的教学,我会直接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通过模糊的图形得比较让学生得到清晰的知识,进而让学生发现角的边长和角的大小没有关系。而华老师是建立在画的基础上,其实画角应该是下节课的内容,华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就让学生画一画,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在反复思考之后,我才理解到,早知量角器上画角,和让学生在白纸上画角是不同的,在纸在探索量角器上画角其实就是再认识量角器,而在白纸上画角是应用量角器。华老师让学生在纸量价齐上画出直角,既是认识量角器,又是认识刻度,在体会了低能带电荷变得关系的同时,也体会边长和角的大小的关系。这是多么高明的一个设计呀。4、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60度的角。尽可能与同学画得不一样。(展示两个作品——左右两边的角)师: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样?生1:位置不一样生2:边画的地方不同。生3:边长不同生4:两条边所夹的角的方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