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航天博物馆5年内“悬空”迎客(2011-02-2310:33:55)   在浦星公路沈杜公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未来将矗立起一幢奇特的“悬浮”建筑物。如果市民从一街之隔的轨交8号线航天博物馆站站台看过来,会发现这幢建筑如同一艘正欲飞升的太空飞船;在其正前方广场上耸立的50多米高、按1:1还原的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模型更是夺人眼球……这就是未来海(中国)航天博物馆。   航天博物馆有望5年内建成开放,市民将可以走进这座由国际大师设计的前卫建筑,目睹大量神秘的航天器实物,亲身体验当航天员的感觉。   整体设计体现“航天梦”   不久前,这座国内唯一的航天博物馆,已完成了陈列大纲的编写、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与报批,展品征集工作也已启动。航天博物馆筹建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该馆一旦开建,布展周期约为两年。   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与闵行区政府共同建设的航天博物馆,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甄选建筑设计方案。最终,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和中建上海设计院合作提交的设计方案中标。矶崎新是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筑设计师,近几年其在中国设计的上海浦东喜马拉雅文化中心、中国湿地博物馆,都获得业内高度评价。   他为航天博物馆提供的方案极富想象力与概念性,市民可从多个角度欣赏:从远处看,主体建筑离地几十米,如同“悬浮”空中;从高空俯瞰,整个建筑为“飞去来器”(Boomerang,又称回旋镖,原为土著狩猎工具)造型,动感十足;被巨大的“玻璃罩”包裹,在内部观展时,将会获得极为通透的空间感。这些设计都巧妙地体现“航天梦”这一主题。   大量航天器实物入库   在博物馆里,航天器实物展品会一下子抓住观众的眼球。1月底刚刚收藏入库的长征四号B火箭和长二丁火箭,都是几十米长的大家伙。可贵的是,这两枚可是货真价实“合练弹”。通俗点说,就是拉到发射场、装上推进系统,便能直接发射。负责人透露,从收藏价值来说,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的十几次发射从未失败,这在运载火箭发射史上是个奇迹,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