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好汽车的标准(doc).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好汽车的标准(doc).doc

上传人:s1188831 2015/10/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好汽车的标准(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好汽车的标准
单从制动性能上讲,通风盘式优于实心盘式制动,而实心盘式又优于鼓式制动。
由于惯性作用,当汽车制动时,尤其是轿车,制动时重心前移,使前轮的负荷突然增加,一般都能达到总重量的70%~80%,因此,前轮的制动性能极其重要。为了提高制动效力,也为了节省成本,设计师都在前轮制动系统上狠下功夫,一般都将前轮设计成盘式制动,后轮为鼓式;或者前轮为通风盘式,后轮为实心盘式;或者前轮采用直径较大的通风盘,后轮采用直径较小的通风盘。
60公里/小时到0制动距离对市区行驶时更有意义,而100公里/小时到0制动距离则对高速公路行驶时更有意义。
一般来讲,制动距离和制动时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如50公里/小时到0的制动距离为12米,那么,100公里/小时到0的制动距离就可能为48米。通常小轿车的60公里/小时到0的制动距离在16米内应为正常,一般在15米左右;而100公里/小时到0的制动距离在45米之内便为正常,一般在40米左右。
制动时如果车轮抱死就会导致方向的不稳定,如果前轮先抱死还相对好些,此时汽车会失去转向力,只能按直线减速行驶;而如果是后轮先于前轮抱死,对汽车来说则是最危险的事情,汽车此时可能会侧滑、甩尾、打转,使汽车完全失去方向控制,致车内乘员于最危险的境地。但这种现象也被汽车玩家在“漂移”时利用,拉驻车制动器(俗称手刹)一般只制动后轮,人为造成制动时后轮侧滑,使汽车行走方向与前轮指向不一致,从而导致车尾“漂移”
【陈总编提醒】:由于制动时方向不稳定的危害非常大,因此现在发展了许多制动辅助系统、行驶稳定系统等,如ABS、EBD、TCS及ESP等主动安全配置,它们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保持汽车在制动和行驶时的行驶稳定性,防止汽车制动跑偏、侧滑和甩尾等,确保汽车的安全性。
后视镜还有个功能问题,对于内后视镜来说就是防眩目的问题。现在汽车后视镜都采用高反射率的材料作反射膜,一般用银和铝,但高反射率在一些场合会有副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在后面汽车前照灯的照射下,经内后视镜的反射会使驾驶人产生眩目感,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内后视镜一般采用自动变色的内后视镜,当后面遇有强光时,它会自动调节内后视镜的反射率,从而解决眩目问题。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车身形状的原因,会在尾部产生一定的升力(其道理和飞机的升力近似),这个升力会减轻后轮轮胎的抓地力,从而会使尾部“发飘”,影响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赛车和跑车在车尾部都要装个扰流板,其作用就是增加汽车行驶时的尾部下压力。一般来讲,风阻系数越小的车型,其行驶稳定性能可能越好,但并不绝对,主要还是看汽车尾部产生的扰流情况如何。如果车身造型设计不太符合空气动力学,尤其是三厢轿车,就会在尾部产生较大的升力,当超过一定车速时,就会感觉尾部“发飘”。
ABS 只能控制车轮的制动力,可以让车轮在出现打滑之前的瞬间进行快速“点制动”,使车轮保持最大的附着力;在ABS 基础上发展的TCS 不仅能控制车轮的制动力,还能调节控制发动机的驱动力,共同配合ABS 来防止汽车在起步和加速时打滑;而ESP 则是更高级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它也是在ABS、EBD、TCS 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不仅能包括TCS 等功能,可以控制驱动力和制动力,而且可能控制从动轮,可以分别独立控制每个车轮,从而可以“纠正”更危险的车辆不稳定状况。如后驱车在转弯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