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链条炉排(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_)0.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链条炉排(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_)0.doc

上传人:陈晓翠 2011/9/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链条炉排(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_)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链条炉排(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
引风——负压
鼓风——负荷
炉排——火床
新控制策略主要特点
1、实现时刻追随室外温度变化,按需供热;
2、实现稳定控制负荷,输出热量控制精度为3%;
3、实现优化燃烧,使火床分布合理稳定,既不半膛火也不落火;
4、实施本控制方案可节煤约15~25%,节电10~30%。
链条炉排是工业锅炉中历史悠久、结构可靠、运行稳定的一种机械化燃煤设备,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链条炉排的结构
     链条炉排的外形好像皮带输送机, 其结构如图 3-6 所示。
其运行过程是煤从煤斗内依靠自重落到炉排前端, 随炉排自前向后缓慢移动, 经煤闸板进入炉膛。煤闸板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 以控制煤层的厚度。空气从炉排下面分区送风室引入, 与煤层运动方向相交。煤在炉膛内受到辐射加热, 依次完成预热、干燥、着火、燃烧, 直到燃尽。灰渣则随炉排移动到后部, 经过挡渣板( 俗称老鹰铁) 落入后部水冷灰渣斗, 由除渣机排出。
     链条炉排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链带式、横梁式和鳞片式三种。
1. 链带式炉排
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 适用于蒸发量 10t/h 以下的锅炉, 其炉排片连接结构如图 3-7 所示。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片和从动炉排片两种, 用圆钢拉杆串联在一起, 形成一条宽幅的链带, 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 因此其厚度比从动炉排片厚, 由可锻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 4t/h 的锅炉, 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动链条共有三条( 两侧和中间) 直接与前轴( 主动轴) 上的三个链轮相啃合。从动炉排片, 由于不承受拉力, 可由强度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
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是: 比其他链条炉排金属耗量低, 结构简单, 制造、安装和运行都比较方便。缺点是: 炉排片用圆钢串联, 必须保证加工和装配质量, 否则容易折断, 而且不便于检修和更换; 长时间运行后, 由于炉排片互柏磨损严重, 使炉排间隙增大, 漏煤损失增多。
2. 横梁式炉排
     横梁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20~40t/h 甚至更大的锅炉。
其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横梁, 如图 3-8 所示。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横梁固定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 当炉排很宽时, 可装置多条) , 由装在前轴( 主动轴) 上的链轮带动。
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 结构刚性大, 炉排片受热不受力,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 比较安全耐用; 炉排面积可以较大, 阻力小而风量分布均匀; 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缺点是: 结构笨重, 金属耗量多, 约是链带式炉排的 倍; 制造和安装要求高; 受热不均时, 横梁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
3. 鳞片式炉排
     鳞片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10~60t/h 的锅炉。其炉排面通常由 4~12 根互相平行的链条( 类似自行车上的链条结构) 组成。每根链条用锄栓将若干个由大环、小环、垫圈、衬管等元件组成的链条串在一起, 如图 3-9 所示。炉排片通过夹板组装在链条上, 前后交叠, 相互紧贴, 呈鱼鳞状, 其工作过程如图 3-10 所示。当炉排片行至尾部向下转入空程以后, 便依靠自重依次翻转过来, 倒挂在夹板上, 能自动清除灰渣, 并获得冷却。各相邻链条之间, 用拉杆与套管相连, 使链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鳞片式炉排的优点是: 煤层与整个炉排面接触, 而链条不直接受热, 运行安全可靠; 炉排间隙甚小, 漏煤很少; 炉排片较薄, 冷却条件好, 能够不停炉更换; 由于链条为柔性结构, 当主动轴上链轮的齿形略有参差时, 能自行调整其松紧度, 保持啃合良好。缺点是: 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 该炉排比链带式炉排约高 30%; 当炉排较宽时, 炉排片容易脱落或卡住。
在目前的引进技术中, 采用层状燃烧的燃烧设备, 基本上为以上几种形式的链条炉排。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炉排生产线, 炉排片的铸造精度和整体装配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不但减少漏煤, 而且减少运行故障率。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链条炉排的着火条件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拱的辐射热, 因而上面的煤先着火, 然后逐步向下燃烧。这样的燃烧过程, 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 如图 3- 11 所示。煤进入炉膛后, 随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在炉排的前部, 是新煤燃烧准备区, 主要进行煤的预热和干燥。
紧接着是挥发分析出着火并开始进入燃烧区。在炉排的中部, 是焦炭燃烧区, 该区温度很高, 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 放出大量热量。在炉排的后部, 是灰渣燃尽区, 对灰渣中剩余的焦炭继续燃烧。-
在燃烧准备区和燃尽区都不需要很多空气, 而在焦炭燃烧区则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