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豆粕质量的检测要点及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豆粕质量的检测要点及方法.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豆粕质量的检测要点及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豆粕质量的检测要点及方法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2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分含量,而水分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饲料,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通常占饲料含量的15%,在我国饲料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生产厂家一般都只重视出油率的高低,而对大豆饼粕品质影响的研究甚少,经常出现豆粕饲料利用率低、蛋白质含量低、酸败、霉变、搀假等问题。为此,本文就豆粕质量检测方面及解决方法作以下阐述。,优质大豆粕应具备以下特点。颜色:浅黄色至褐色,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则表示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无酸败、霉变、焦化等异味,无生豆腥味。质地: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忽视对大豆粕原料的粒度检查。粒度检查是大豆粕质量优劣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感官指标,同时也是质量指标。首先,大豆粕的粒度、形状、颜色、气味等感官指标给人以质量好坏的直观感觉;其次,粒度的不均匀也就意味着品质的一致性差,通常大块豆粕中残油、残溶、尿素酶活性不能有效保证达到质量指标的要求;再则,粒度适当且均匀的豆粕可减小饲料生产中粉碎的负荷,容易与其他配料混合均匀,提高饲料的生产效果。据李清晓报道,不同粉碎粒度豆粕的体内养分消化率差异较显著。~5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掺入棉籽饼可见样品中散布细短绒棉纤维,可见卷曲、半透明、有光泽、白色;混有少量深褐色或黑色的棉籽外壳碎片,壳厚且有韧性,在碎片断面有浅色和深褐色相交叠的色层。反之,没有掺入棉籽粕。~10g于烧杯中,加入100ml四***化碳,搅拌后放置10min~20min,大豆粕漂浮在四***化碳表面,而砂土沉于底部。将沉淀部分灰化,以稀盐酸(1:3)煮沸,如有不溶物即为砂土。,体积质量就会改变(变大或变小)。因此,测定体积质量也可判断豆粕有无掺假,~。如果大幅度超出此范围,说明该豆粕掺假。、贝壳粉的鉴别取被检大豆粕3g于烧杯中,加10%的盐酸20ml,如有大量气泡产生,则样品中掺有石粉、贝壳粉。掺入以上几种杂质后的大豆粕,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如果搀入量大,则没有豆香味。将样品粉碎后再与豆粕比较,色差更为明显。粉碎时,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瓶中粉尘黏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玉米则脆而有粉末。颗粒细、容量大、价格低廉是大多数搀杂物所共有的特点,如果豆粕中搀入了此类物质后,必定表现为包装体积变小,而重量增加。2豆粕的化学指标检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