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ics研究曹永孝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xjtu.;029-82655140-时间曲线浓度为纵,时间为横-时量曲线。潜伏期反应吸收和分布过程药峰浓度(Cmax)—药后达到的最高浓度,与剂量成正比达峰时间(Tmax)—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持续期—持续有效的时间。与吸收和消除速率有关残留期—药物降到有效浓度以下至完全消除。消除半衰期(t1/2)—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积分值()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82655140药物的转运及转化使药物在不同器官、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这个动态过程称动力学过程(icprocess)或速率过程(rateprocess)。以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图,称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简称时-量曲线(C-T)。血液是药物在体内ADME联系的中介,药物在体液及组织中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成比例,其他标本不易采集,因此血药浓度最具代表性。给药途径与药—时曲线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82655140二速率类型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速率过程可用数学式表达速率---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C/dt)一级动力学:first-ics零级动力学:zero-ics饱和动力学:ics在t时间内可处置的药物量(浓度)dC/dt=-kCn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826551401一级速率药物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dC/dt=-KC血药浓度与时间作图指数曲线lgC与t作图直线多数药物属一级动力学消除。消除速率常数为Ke积分后Ct=C0e-Kt对数式lgCt=lgCo-(K/)tdC/dt=-KCn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指体内药物的转运或消除以恒量进行,与血药浓度无关。dC/dt=-k0血药浓度C与时间t作图直线t1/2=C0/2K0少数药的消除有此饱和现象如胃肠的主动转运,肾和胆的排泄或当药物浓度过高,酶系统饱和如乙醇阿司匹林等dC/dt=-KCn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Menten在治疗剂量时,血浆浓度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血药浓度较高时,以零级动力学消除。需酶参与的药物转运有饱和现象dC/dt=-VmC/(Km+C)Vm:最大速率,Km:Michaelis常数,是50%Vm时的药物浓度当C低时,Km+CKm:一级消除dC/dt=-VmC/Km=-(Vm/Km)C当C高时,:0级消除dC/dt=-VmC/C=-VmdC/dt=-kCdC/dt=-k阿司匹林苯妥英茶碱即是如此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用药后,药物经时转运和转化,体内药量不断变化,为使复杂的系统简化,分析药物的体内过程,提出房室模型。将人体视为一个系统,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若干室,药物分布其中,根据分布的快慢分为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①药物进入体内迅速均匀分布;②以一级速率形式消除,在模型中只有一个出路;③C-T曲线只出现消除相,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826551402分布相—iv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表示药物进入中央室后,很快分布到周边室,同时部分代谢排泄。该相主要与分布有关。消除相—分布平衡后,血药浓度的下降近于直线,表示其下降主要由消除引起,β为消除相速率常数,据此可计算半衰期。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先进入分布容积较小的中央室(血肾脑肝,1),后进入周边室(肌肉脂肪,2),二室进行可逆转运,平衡后,转运速率相等。-时曲线浓度为纵,时间为横-时量曲线。潜伏期反应吸收和分布过程药峰浓度(Cmax)—药后达到的最高浓度,与剂量成正比达峰时间(Tmax)—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持续期—持续有效的时间。(AUC)---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积分值(g·h/L)表示药物在血中的相对累积量。西安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曹永孝******@xjtu.;029-8265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