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随堂听课的几点思考学校目前很重视随堂听课工作,并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口头做了一些规定,但我感到效果还不够明显,对此有如下思考,现提出来供同志们参考。一、正确地看待随堂听课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质量,而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可以说,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是抓住了学校的生命线。随堂听课或者叫推门听课,其特点就是预先不打招呼,零距离的观看师生的活动。这样没有任何粉饰和做作的课堂,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状态等等。这是一两堂公开课无法看到的。它是领导了解学校教学情况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良好学风、教风的有力措施。但是,也有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在搞突然袭击,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不信任,伤害了同志间的感情等等。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顾虑。随堂听课,不仅仅是领导听教师的课,教师也可以听领导的课。它并不是为了整人要去抓谁的“小辫子”,找谁的把柄。而是为了学校工作,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此我们应放下心来,敞开胸怀,欢迎别人去随堂听课,做一个坦荡磊落的教师。学校也要对此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下去,直到形成为常态化。二、施教者要有正确的的心态为什么随堂听课工作开展不太顺利呢?因为听者和被听者多少都有点纠结,听者怕别人不欢迎,遭误解。被听者总感到比平时多了一些紧张与顾虑。为什么会紧张呢?可能是没有认真备课,怕出现太多的问题而让人笑话。也许是心理上不太时上课面对的是一群“小绵羊”,这四十分钟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对与错也没关系,好与坏也没人说,反正我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皇帝”。而今天,多了一、两位不是绵羊的人,好像一下子失去了那种居高临下的地位而感到不舒服。其实,课堂不是个人的专属,我们应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我们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能了坦然面对了。1、认真备好课。凡事预则立。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上不好课的。备课的方式有很多,但不管用哪种方式,在上课前,都要把这节课的目标、重点、难点再确立一下,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用笔在课本上做些标记。这样上起来就心中有数了,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讲,“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呢?有位著名的教师,成功地上了一节公开课后,有人问他:“你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得到的回答是:“我一生都在准备,而直接用于这节课的只有十五分钟。”如果每节课都作了充分准备,还会紧张什么呢?还会在乎别人的随堂听课吗?2、设法营造积极主动地课堂氛围。平时上课,要鼓励学生多发言,让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做好引导、点拨,不能把学生当做器皿,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一点低年级尤为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想象力最为丰富,最具有好奇心,正是发展他们智力的最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