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欧冶子与冶父山.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欧冶子与冶父山.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2/2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欧冶子与冶父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欧冶子与冶父山?一、欧冶子与中国第一把铁剑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今宁波)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柄青铜宝剑,又与干将一起为楚昭王铸了七星龙渊、泰阿、工布三柄钢铁宝剑。欧冶子所铸的这八大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中,显示出了无穷的威力和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欧冶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年代,少年时期,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智慧非凡、吃苦耐劳,在长期实践中,他发现由于铜和铁的硬度、韧性等性能不同,钢铁剑无论长度、强度及锋利度、比重等综合性能都优于青铜剑,青铜剑砍和划的功能也远不如钢铁剑,而且钢铁剑更易研磨,能够达到更高的锋利度。在铸造了一系列赫赫有名的青铜剑后,欧冶子冶铸出了中国乃至世界铸剑史上的第一柄钢铁宝剑——七星龙渊剑。自此之后,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冷兵器钢铁逐渐取代了青铜。据考证,七星龙渊剑就是在冶父山铸造的。????二、欧冶子与冶父山冶父山位于安徽庐江县,因欧冶子在此为楚王铸龙泉剑而得名。欧冶子为中国铸剑之父,故此山名曰“冶父山”,冶父山的最高峰为欧峰,高376米。《魏书?地形志》:“潜(庐江县于南北朝为潜县)有野父山,春秋越国欧冶子为楚王铸剑之所。”山以人名为冶父,隋朝名冶甫山,唐朝定名冶山,宋初更名铁冶山。南宋宝佑《濡须志》、明《一统志》也分别记载。这样看来,在中国古代,冶父山确实是一个铸剑的场所,这是人所公认的。清初佛学大师仁岠在《冶父山游记》中写道:“(冶父山)为列国欧冶子铸剑处,后人仰其高蹈,遂以名山,盖因其名而尊称之也。”????1、政治交易令欧冶子离开越国来到楚国。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出师伐吴,出征前派大臣文种暗赴楚国,请楚昭王带兵在吴国西部边境起事,以牵制吴国兵力。楚昭王素闻欧冶子大名,对欧冶子所铸的宝剑垂涎欲滴,乘机提出要以欧冶子来楚国为其铸剑作为出兵的交换条件。越王勾践为顾全大局,只得忍痛割爱,派欧冶子前去。楚昭王派风胡子作为特使,出使越国,将欧冶子及其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女婿干将一同带到了楚国。??????2、庐江县俱备铸剑三样利器。为了能为楚王铸得好剑,使其能帮助自已的祖国,欧冶子走遍了楚国的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铁矿石)、寒泉(冷泉)和亮石(磨剑石)的地方,因为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出利剑来。有一天,他们来到冶父山。见七座山峰排列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在山中,他们发现了铁英,在山上,发现了寒泉,泉水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泉水中生长着一种叫“小龙”的两栖爬行动物蝾螈,当地人称此寒泉为“龙渊”。清初佛学大师仁岠在《冶父山游记》中写道:“顶有巨池,澄澈莹洁,若玻璃然,旱涝不另损益,洵龙渊也”。于是欧冶子凿池储水,在池边结庐砌灶,从山中采得铁英,炼铁铸剑,以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又千寻万觅,在冶父山附近的一个山岙里,找到了亮石坑。取出一块坚硬的亮石,用剑池里的水慢慢磨制宝剑,历经十年,终于铸成一柄宝剑,这便是“十年磨一剑”典故的来历。为纪念宝剑的出产地,命名此剑为“七星龙渊剑”。有古诗为证:“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其气,直在斗牛间。”3、史料记载欧冶子在冶父山铸剑。欧冶子在冶父山铸剑,历史上多有记载。《天下名胜志》、《濡须志》称“春秋时,越国欧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