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指导思想家长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终身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家教水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继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为导向,以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方向,通过多种途径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二、工作目标:、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父母读本》,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三、具体措施:(一)认真学习,,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及相关文件,借助《家教园地》和学校网络平台,开辟“名人家教”和“专家谈家教”等专栏,使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二)加强管理,。如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学员考勤制度、学员学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加以落实,确保家长学校学员参与率95%以上。。(1)上课时间落实:家长学校上课学习时间,一般每学期安排集中授课至少4次,每次授课可集中进行,也可分班进行,可面授,也可网络学习。每次课后与家长见面交换意见,听取建议。(2)上课教师落实:家长学校聘请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家长学校教师,成立家长学校分校级讲师团,定期给家长授课,提高理论水平。(3)教学内容落实:根据省编《家长读本》和《家庭教育父母读本》的内容,按照幼儿的年龄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三)多种途径,。邀请各级有家教经验的专家学者,来园进行面授活动。。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随自己的孩子随班听半天课,让家长及时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从而帮助家长树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理念,进一步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更好地配合班级以及幼儿园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通过实例引导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高教育水平。。结合“春之情思感恩节”和“夏之情韵艺术节”邀请家长来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有关活动和比赛。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成功快乐。使师生同乐、父母子女同乐,达到寓教于乐之目的。。在开展家长学校授课的基础上,鼓励家长积极撰写育儿心得,撰写率不少与80%,选取典型的事例,举行家教经验交流会,充分利用身边成功的家教经验来引导每一位家长,向家长们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及实际操作办法,使家长在提高家教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家教水平,更使家长产生亲近感。本学期每班召开一次家教经验交流会。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家长是幼儿园老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家长也是幼教专家,而且他们拥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是幼儿园可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家园合作共育更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家长的宝贵教育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日活动,将家长请到幼儿园的课堂,让他们临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讨论。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本学期每班不少于一次家长助教活动。。《刚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要尽量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把幼儿园的教育和社区教育相融汇。鼓励家长以“家庭小团体”的形式,开展社区活动,寻求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本学期每班不少二次社区活动。(四)教育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实践研究》后期的相关工作,向家长宣传研究成果,征集《家庭教育父母读本》的使用情况和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