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会为他人喝彩---矫正儿童嫉妒心理个案分析-【个案基本情况】1、幼儿的一般情况诺诺(化名),女,6岁,独生子女。认字和绘画方面的表现在班里非常出色,但在肢体动作发展上很差。她喜欢看书,识字量大,认识一般图书上的字甚至报纸上的字。酷爱画画,设计、布局总是与众不同。但在班上爱“惹是生非”,常与同伴发生争执。同伴们因此不大愿意与其交往,家长们也对她表现出一定的反感。她的莫名其妙的一些胡闹,不仅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本人也因受到排斥而心理不平衡,情绪时常异常。2、幼儿的家庭情况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爸爸是机关干部,妈妈是新闻中心记者,虽然工作繁忙,但尽可能陪她,教她识字,为她的爱好——绘画,不惜将家里的墙作为她的画板,任她在绘画的天空自由翱翔。妈妈是一个好强的人,喜欢拿她与其他小朋友做比较,在绘画和识字方面她表现突出,但妈妈却总是说:“某某小朋友画得可真好,要向他多学习”、“诺诺表演能力真的很不好,不如某某小朋友表演得好”等类似的话。老师告知诺诺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父母都很担心,怕她这样下去对其心理发展极不利。 【问题情境】一、午觉后我在给女孩子梳头发,听见云云哭叫起来:“老师,诺诺扯我头上的发夹。”我赶忙跑过去阻止,可来不及了,诺诺嘴里边说难死了,边无情地扯断了云云发夹上的蝴蝶花。云云见状伤心地哭了。诺诺反而显示出一副发泄后的满足的表情。纠其原因:早上云云入园时,李老师夸奖云云的发夹漂亮。二、有一回,小朋友学画蜻蜓,幼儿作画完毕后,李老师总是将画得好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讲评并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学习欣赏。每次都是诺诺的作品第一个进行讲评,贴在第一个。而今天老师讲评过诺诺的作品后,对明明的画也格外赞赏,并将诺诺的画移贴到了明明画的后面,只听见诺诺叫起来:“我不要!”老师制止了她的胡闹,谁知诺诺趁大家不注意,将明明的画用勾线笔狠狠刮了好几道,老师发现了诺诺所为,对她进行了教育,可她却放肆的哭闹。边哭边喊:“他的画难看死了,我不要。”任凭老师怎么说理她都听不进去。三、本学期班级幼儿要参加体操表演,班里的小朋友都辛苦的训练着,惟独诺诺一到训练时间,诺诺就有很多理由,要么说自己想画画了,要么说自己肚子疼了,不能运动。到了集体上台表演那天,惟独诺诺没有表演,可当小朋友的表演得到赞扬时,她却说小朋友的表演有什么好的。 【个案分析】1、行为分析与判断诺诺扯伙伴的发夹并将其毁坏;用笔刮伙伴的画;当学练体操时,她不但自己逃避练习,并且对他人努力的成果不屑一顾,而采取了攻击性,破坏性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体现了诺诺的一种不良心理——嫉妒,当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时,当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强时,都激发了她的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它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是一种别扭曲了的情感。这种情感如果蔓延与激化,那孩子就很难协调同伴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平添莫名的烦恼与痛苦。嫉妒的小朋友所接受的是如果他自己得不到别人的称赞,并且也不接受别人受注意。嫉妒不能促进人的心理发展,相反,它是人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必须加以克服。2、嫉妒形成的原因嫉妒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有嫉妒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如果长期存在,并不断加深的话,就会演变成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心理。而诺诺的嫉妒所表现出的行为存在严重过激,我非常关注。在教育实践中我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认为,嫉妒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