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个人所得税法案例
一
我国公民张某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收入如下:
(1)月工资收入4200元;
(2)劳务报酬收入6800元;
(3)稿酬收入15000元;
(4)单位集资利息收入12000元;
(5)在商场购物,参加抽奖,获价值10000元洗衣机一台。
根据上述资料,依据税法原理计算该公民本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并说明理由。
二
某高校老师高某,2006年2月取得收入如下:
(1)工资2800元,奖金500元;
(2)在境外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获得稿酬4000元,在境外已纳税400元;
(3)参加兄弟院校硕士生论文评审答辩,获得评审费1000元;
(4)与同事甲、乙合作出版专著一本,共得稿酬30000元,甲得4000元,乙得8000元,孙某得18000元并拿出20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三
某高校教授,2008年4月的收入情况如下:
(1)工资收入6000元;
(2)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专著一本,稿酬1万;
(3)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国务院津贴1000元;
(4)在某大学作了一次讲座,报酬5000元;
(5)将自有的一套房屋出租,租金2000元;
(6)丢失助动车一辆,保险公司理赔1500元;
(7)购买的国债,收取利息2000元;
(8)购买福利彩票,中得三等奖,奖金13000元。
四
作家吴某,自由职业者,同时自己开了一家书店,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吴某2005年收入如下:
(1)被某电视台“五一”文艺晚会组聘为顾问,取得顾问费4000元;
(2)在某高校中文系兼课,每月两次,每次课酬400元;
(3)出版个人作品集,取得收入20 000元;
(4)书店全年销售额90 000元,扣除进货成本、税金、费用后,纯收入30 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依据税法规定,计算吴某本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