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雨霖铃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霖铃说课稿.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3/2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霖铃说课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家好!我叫张瑜,是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0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着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层层深入,离情别绪,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因为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2)了解柳永及“雨霖铃”词牌。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三、教学的重、难点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名句的鉴赏方法。四、说教法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根据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这节课我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诵读讨论法、提问点拨法、自主探究法。五、说学法所谓学法就是指导学生怎样学****的方法。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我所教授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主要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规律来指导学生学****采用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