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绿色建筑浅析.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色建筑浅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5/10/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色建筑浅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介绍绿色建筑的定义,及绿色建筑较之普通建筑的优点。通过分析当代绿色建筑发展的状况,指出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障碍,并简要提出推动其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优点、难点、发展建议
一、研究项目的科学依据及意义
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尽管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与传统建筑差不多,但在美观、舒适度和性能上比传统建筑更胜一筹,而且在接下来的运行过程中成本会显著降低。绿色建筑在供暖、制冷和照明方面的花销也少得多,这种较低的能耗相应的减少了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在资源使用率上,一栋绿色建筑的建造或开发与同等规模的传统建筑相比可以至少节省10%的能源1。
此外,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的环境,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提供了令人愉悦的环境,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工作中错误的发生,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使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日益严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
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建筑发展史上一次新的革命。
二、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及特色

(1)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现代化建筑设计往往因过多采用先进的机械和电气设备而将自然关在门外。表面看来,这种方式能营造恒定的气温和舒适的环境, 其实却造成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不平衡。长期处于这种失调的状态, 人们很容易产生“病态建筑综合症”。而且过多采取机械和电器设备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营造平衡的生态生活和工作系统的实质, 即是对因人为建设而失去的自然环境的补偿

绿色建筑强调通过对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形和风向等因素的研究,确定建筑最好的造型及朝向,尽可能利用自然的通风和光照,在达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能源危机与生态危机双重压力下,在能耗大户——建筑物中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是目前建筑科研单位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将风能、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建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