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体验,美术教育的新话语》+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验,美术教育的新话语》+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3/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验,美术教育的新话语》+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验,美术教育的新话语体验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任何美术活动的方式都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是一种活动和结果,作为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已被我国教育学者所关注,它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变革亮点。一、体验是《美术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大纲》上的突破。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美术课程标准》是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毋庸质疑,它对美术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体验、自身理解、自身解读,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对不同的人必然是不同的。因此,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师生真切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体验课程”。与现行的《美术教学大纲》相比,《美术课程标准》不仅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知识和技能的学****还特别强调了学生在学****过程体验学****方法和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它更关注了学生学****时的体验,体验也使美术学****进入了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论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领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到陶冶,丰富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不难看出,《美术课程标准》是美术课程观上的一次变革,它必然对教学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体验是传统学****方式向现代学****方式的转变。此次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而是以教学活动来设立学****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这种把教学内容由“静态”“平面”转化为“动态”与“立体”的划分,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更突出了学生学****活动的方式的重要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必须有多样化的学****方式,学****方式的转变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它变改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方式转向现代学****方式,而体验性则是现代学****方式最突出的特征。体验是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美术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在创作欣赏者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美术教育面对的是中小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诉诸心理、生理,又诉诸情感的美术语言:色彩、线条、构图、明暗、加以体验,更需要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到达掌握知识和技能目的,不能以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而是在美术活动体验中到乐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这种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脑力与体力的结合,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所倡导的:学****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