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坐骨神经痛拔罐治疗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临床表现为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沿坐骨神经径路有明显压痛点,并有阳性直腿高举徵和踝反射的改变等。坐骨神经痛,由多种病因引起,按受损部位可分为根性与干性二种。其中根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我们将设专节介绍。疼痛表现为自腰部向足部放射;干性坐骨神经痛,则以沿坐骨神经线路出现明显压痛点:坐骨孔点(坐骨孔的上缘)、转子点(坐骨结节和转子之间)、腘点(腘窝中央)、腓点(腓骨小头之下)、踝点(外踝之后)。
针灸对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是确切的。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国内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资料。坐骨神经痛是针灸治疗的最为普遍的病症之一,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治疗】
(一) 体针
主穴:环跳、阳陵泉、环中上。
配穴:委中、肾俞、八髎、昆仑、殷门、丘墟。
环中上穴位置:半屈下肢,于尾骨尖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连线上2寸、外上5分处。
主穴每次取2穴,配穴据症而用。如为根性坐骨神经痛,酌加肾俞、八髎;如为干性,酌加下肢腧穴。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阳陵泉亦须深刺,以同样手法令针感到达足背;环中上穴直剌3~5寸,得气后重施雀啄术不留针。其馀穴位的针感也务求能向远端放射。一旦气至,即行留针。留针时间,20分钟~60分钟不等,视疼痛剧烈程度而定。如剧痛不缓解者,可长至2小时。每隔5分钟~10分钟捻针1次,平补平泻,强度中等,针感迟钝者,手法可稍重。
(二) 电针
主穴:坐骨神经投影点(下简称投影点)、环跳、腰4~5夹脊、秩边、腰阳关。
配穴:干性:阳陵泉、条山(条口透承山)、殷门;根性:委中、承扶、条山;足三里。
投影点位置: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至股骨大粗隆连线中点稍下1/3处,为坐骨神经走行处(梨状肌下孔)。
按不同坐骨神经痛类型取穴,干性取投影点或环跳,根性则取腰4~5夹脊或秩边,分别加配穴2~3穴。腰阳关则不论何种类型,加配足三里。投影点,宜用4寸长银针以70度角刺入,针尖稍斜向内侧,当刺中神经干时有触电样针感沿下肢传至足趾;腰阳关直剌1~2寸,至针下有空虚感;环跳和夹脊穴以及配穴,均以28号毫针深刺,激发针感向足部放散。然后可将针退至皮下约
,并与G6805电针仪相连,阴极接主穴,阳极接配穴,采用断续波或连续波,频率每秒钟3~80次,电流强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5分钟~30分钟。电针每次只选用二穴(一主穴,一配穴),馀穴可针刺,治法方法同体针部分,留针30分钟至1小时。针后可加灸或罐。本法每日1~2次。
(三) 穴位注射
主穴:环跳、殷门、秩边、大肠俞。
配穴:分二组。(1)委中、承山、昆仑;(2)委阳、阳陵泉、绝骨。
药液:10%当归液2ml加醋酸强的松龙25mg加1%普鲁卡因注射液10ml,复方独活注射液。任选一种,多用前者。
主穴每次取2个,配穴根椐疼痛情况选1组,均针患侧。主穴均要求深剌2寸~,待针感放射至病痛处或足部后将针头退出1分~2分,推入药物。
(四) 穴位微波疗法
主穴:环跳、秩边、阳陵泉、殷门、委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