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石正林看评论现代化再思.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正林看评论现代化再思.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9/3/2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正林看评论现代化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正林看评论:现代化再思现代化是西方设计的,并非基于普遍的人类经验日本明治维新,狠抓教育,目的就是要“脱亚入欧”。脱亚,就是要从中国影响的感性思维中摆脱出来;入欧,就是要理性化。日本的现代化很具体,比如改造语言,限制汉字,片假名的大量使用使日语向着拼音文字靠拢。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混沌、感觉,走向精确、直线、逻辑性,日语写起契约来更准确了。日本的现代化教育重在教如何做,这种教育精确到训练学生如何排队,排队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一米之间。学生上课的内容包括接电话的姿势,接通后的话语顺序、在洗手间扯下卫生纸的张数,每次恰好三张,够用,也不浪费。与之相比,中国学生也许上了十年学,拿起电话来,还是说:“你猜,我是谁?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气愤地挂了电话。日本的教育彻底取法西方,受教育者被假设为野兽,教育就是“驯兽记”。学生就像士兵一样接受训练以摆脱蒙昧。在东京一处洗手间,我看到提醒男士小解后不要滴在地面的告示,是一个命令,“向前一步走!”基督教的兴起是一次驯化,文艺复兴是另一次驯化、工业革命是再一次驯化,十月革命也是驯化,改造人,以符合某些强人设计的关于人的最高理念,这是西方传统,比如《呼啸山庄》,那就是在爱情的幌子下改造野人、脏人希刺克利夫的故事。我在美国百老汇看的歌舞剧《美女与野兽》也是这样。这一传统从尼采开始才被质疑,到20世纪,对现代化异化人性的思考,已经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日本的现代化,一百多年过去,欧是入了,日本也没那么诗意了。我的印象是,那个国家被各式各样的契约捆绑得非常厉害。东京街头,随处可见被各种规则绑得呆若木鸡的日本人。日本***率很高,地铁站台都是密封式的,因为压抑者太多。人生只是一种事无巨细都见缝插针的契约,一旦违约你就完蛋,契约无所不在,从街头的红绿灯到办公室文件到室内的财产协议,压力很大,如今日本的***率显然高过了《源氏物语》的时代。与通过理性来控制人的西方世界不同,中国是更重感性的社会。“人之初,性本善”。中国文化是信任人的,不是把人当作野兽来驯化,而是教化,通过文化的教化,文明、照亮人先验的善根。这种教化是,随流赋形,因材施教,自然而然,注重感性。人与世界的关系比较混沌、模糊,跟着感觉走,摸着石头过河、讲情理,情先理后,无情,有理也不尿你。化,讲的是感化、教化,而其化是化会人已经先验具有的善,而不是外在的人性模式。基于西方历史的现代化的化,是不容置疑地将人理解为原罪的驯化,强化、标准化、物化,也许在理论上讲的是人道主义,但实际上人是被契约严格规定的。在中国现代化已经被作为唯一的未来被普遍认同,现代化被想当然地视为一种唯一的、更高级的生活。而中国传统的生活世界,也就被视为是落后的、必须全面淘汰的。从感性社会过渡到工具理性的、量化的、契约化的现代化社会,中国有限的理性与现代化所要求的绝对理性并不相称。或者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化是以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性方式进行的。许多事情没想清楚,先干着再说、到时候再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比如,西方工业化在环境污染方面有过巨大的灾难和教训,并积累了丰富有效治理经验,这些经验也基于西方现代哲学,人们重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但从现代化之初,我们有认真总结过西方现代化历史中的黑暗面吗?必须看到,与中国曾经有过的田园山水世界相比,现代化那更有害生命的方面。现代化起源于西方。西方的现代化有强大的持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