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国资产价格变动对居民储蓄的资产保值效应 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资产价格变动对居民储蓄的资产保值效应 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pdf

上传人:459972402 2013/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资产价格变动对居民储蓄的资产保值效应 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 理论研究
10 总434 期
我国资产价格变动对居民储蓄
的资产保值效应: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杨玲玲 1,孙海霞 2
(1.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本文从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动机出发,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储蓄存在资产保值效应,并根据费雪关系式
分析其作用机理,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资产保值效应在我国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性。研究表明,资
产保值效应同时存在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应继续扩大和加强资产保值效应,并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拓宽居民
的投资渠道。
关键词:资产价格;居民储蓄;资产保值效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41-2012(10)-0012-05
一、引言财富就是股票和房地产。Ludwig 和 Slk(2002)针
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与资产市场的联系对 16 个 OECD 国家的面板协整研究发现,若将总样
日益密切。以股票市场为例,在上证综合指数 1999 本按金融体系的特征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国家和银行主
年和 2000 年分别上涨了 %和 %的同时, 导型国家,那么长期内股票价格上升的影响在市场主
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大幅度降低;而当上证综合指数在导型国家更为显著,而住房财富增加的影响在两类国
2006 年狂涨 %,甚至在 2007 年创出 6124 点的家中基本相当;若按时间段划分,20 世纪 80 年代和
历史最高记录时,居民储蓄存款则再次经历大幅下降 90 年代的分时段子样本检验都表明股票财富效应大
的过程。2005-2007 年和 2008 年至 2009 年上半年的于房地产财富效应,且股票市场日益成为消费的重要
宏观经济状况表明,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受股票市场、决定因素。Bayoumi 和 Edison(2003)以 16 个工业
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在股价和房价高涨时期化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类似研究却发现,房地产财富增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缓慢甚至规模缩减,而在股价和房加对消费的影响大于股票财富,市场主导型国家的股
价低迷时期,居民储蓄存款则增长较快。票财富效应大于银行主导型国家,资产价格已经成为
然而,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了消费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Case et al.(2001)采用
高,尤其在许多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下,股价和房价对 14个发达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房地产财富
居民储蓄的影响显得更为隐蔽和复杂。本文将在前人和股票财富与消费支出的关系,发现发达国家的房地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产市场对消费的影响比股票市场更加重要。Benjamin
不仅存在着财富效应,还存在另一种重要的效应—— et al.(2004)检验了美国各类资产的财富效应后发现,
资产保值效应,并着重对该效应的理论原理进行探讨, 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对消费的系数分别为 和
就其存在性进行实证分析和现实解释。 ,其中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远远大于股票。Carroll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et al.(2006)以消费增长的迟滞①来估计短期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