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9/3/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摘要】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目前会计信息质量低劣实在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失真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首先建立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其次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再次加快有关规章制度建设。【关键词】金融市场;会计信息;信息失真;财务报表一、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在会计文献中,对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解释和定义。笔者认为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企业的会计资料及财务报告不能如实地反映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客观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将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模糊、错误和造假三种形态。模糊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使现有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制度无法如实反映形成的信息失真。按照规范会计理论的解释,模糊是实践见诸理论的选择性失真。这种失真不是企业主观上造成的,可以说模糊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的理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保证金融市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错误是实务工作中会计处理对经济活动客观实际情况无意识的背离。比如对会计资料的计算和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理解偏差等。在实务工作中,错误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在其核算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类错误。只要财会人员经手足够数量的业务,就可能产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错误,尽管熟练人员的出错比例可能较小,但不会是零,即使再有经验的财会人员也不例外。造假,即假账真算与真账假算,也就是财务虚假。这是企业有意识的错报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是主观动机驱使的结果,是有预谋的舞弊行为的产物。如《经济参考报》一篇文章《郑百文:“龙头老大”跌落的背后》报道:“郑百文财务部一位经理杨东回忆说,郑百文其实根本不具备上市的资格。”二、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在会计领域,假账、假发票、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已像假烟、假药一样,已成普遍之事。在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中,都存在着会计秩序紊乱,不严格遵守法律和制度规定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晴雨表”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表现在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真实,存在有意歪曲经济业务内容的现象。曾经是股市里面一个神话的“银广夏”被一些人形容为一匹黑马,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从此踏上发迹的征途。1999年以后银广夏股价一路飙升,从元飞涨到元,XX年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成为深沪两市“中国第一蓝筹股”。XX年8月,银广夏因媒体一份质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绽,经中国证监会一个月的稽查,结果表明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亿元。据此,银广夏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破灭了,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浮出水面。 2、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一些公司对其应披露的信息未作全面披露,通常都采用避重就轻的做法,故意夸大或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这些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在被查处之前有关公司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