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54156456 2019/3/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聊斋志异》读书笔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故居写的对联。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然而只要是别的“东西”,便一目了然。待他们将这些“东西”嘲笑一番,却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我们自己。这部看似不正经的“闲书”历经好几百年流传至今,非但没有淹没于鱼龙混杂的历史洪流中,反而一枝独秀,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为无数研究学者津津乐道。例如马瑞芳教授,她的“评聊斋”TV10的百家讲坛倍受好评。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究竟为何出自清初穷秀才之手“不务正业”的小说会受到如此重视?神秘的东西总会附着着一种灵动的美。古老的东方国度亦具有这种深深吸引人的魅力。因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总给人一种奇妙的亲切感。在书中,他堪称完美地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古老中国的光明与黑暗、兴起与沉浮。那种诡异到使人欲罢不能的氛围。聊斋的一个重要的中心,是对***的科举制度、贪官污吏受贿行贿的行为、眼里只有钱的小人的厉声批判。蒲松龄天赋异秉,19岁成秀才,在县、府、道三试中皆考得第一的好成绩,他的考试文章《蚤起》还被大文学家施闰章称赞为:“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蒲松龄科举一次次失利。其中也不乏自身的一些问题。但他考了一辈子,直到72岁才考得小小一贡生,吃尽贫困的苦头。无论是谁,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吧?蒲松龄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深知科举制度对有文化的人的毒害。《司文郎》中颠倒黑白的考举制度;《公孙夏》中在人间花钱买官到了地府也不罢休的文盲市侩;《成仙》中被比喻为“不拿戈矛的强盗”的当官者;《促织》中只顾自己一时兴趣导致百姓家破人亡的昏庸皇帝……更有甚者,蒲松龄义正词严地在《梦狼》中变相地大骂特骂不顾黎民百姓生死存亡,只知邀功、升官、发大财的狗官吏为“吃人虎”、“恶狼”……于是,一篇篇讽刺鞭挞现实社会***肮脏的经典作品在他手中诞生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聊斋中的花妖狐魅、鬼怪精灵和奇闻异事。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边;在鬼狐看来,平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的理由,然而,鬼狐们却为此而绞尽脑汁。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讲,***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了鬼狐们***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或是成仙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