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容忽视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课题研究报告安徽省肥西县小庙高级中学吴寿虎朱承华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肥西县境内派河流域 调查内容: 提起农村,我们会想到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溪水清澈,绿树成荫”。今天的农村环境现状如何?本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实地调查,让你了解一个真实农村生态环境。 一、派河之源头──陈郢大坝水库生态环境 在前期的准备的基础上,本人于2005年11月份带着我们班学生颜某同学,骑着摩托车开始了我的调查之行。 从小庙中学出发沿上小路向南约2公里至戴大郢南新建的大桥跨于派河上。由于竣工不久,大桥底下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如涵管碎片、砖头、沙袋、水泥袋、混凝土结块……浑浊的涓涓“溪流”从建筑垃圾的缺口处流出。大桥东边的老大桥(老君塔大桥),这是一座石头单孔拱桥。看到它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嫁女儿路经派河,河水流势汹涌,大桥无法修通,阻挡花轿和行人通过,刘铭传抽出宝剑力截派河,方使大桥顺利修通,今天大桥下还可以看到这把锈迹斑斑的宝剑。暂不说传说的夸张失真。从古道派河的河谷河床来看,今天的涓涓溪流与宽阔的河床是极不相称的。 为什么派河的水流量会这样小呢? 其一、11月份是派河的枯水期; 其二、与派河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关。 让我们到派河的源头去见证一下。 从戴大郢新大桥向西,顺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穿行。约200米有一村叫胡小圩,这是一个紧靠派河的孤立的自然村。再向西被派河阻挡,车子放在胡小圩步行200米可以看见派河两个支流在此分开,向西南支流通圆洞山是派河干流源头;向西北为一支流。此地陡坡开荒现象比较严重。荒地一直延伸到派河河床边,树木稀少。 从胡小圩回到戴大郢村,从戴大郢村中间一条路向西寻找派河源头──陈郢大坝水库。一路走来可谓惊险不断。我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我骑摩托车翻过坡度达60度的山坡,颜某同学在后面拉着,我牵着手紧紧握住刹车向前一步步地移,不然很可能有车翻人伤的危险。好不容易移下来了。面前是一条小水沟上面是20厘米宽的水泥桥,只能容一辆摩托车通过,脚无法着地。我必须骑着车冲过去,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今天,回想起这一幕幕有惊无险的经历,也别有一番滋味。一路过来很少看到树木,到处都是光秃秃的。 来到陈郢大坝水库。陈郢大坝水库向派河的堤岸落差有15米左右,大坝周围都开辟为了农田和菜园。大坝北面有一村庄叫陈郢,在村边有一些树木东倒西歪很显然没有规划过。从陈郢村向西北是一条水渠,水渠两侧湿地水草、芦苇、蒲草少有分布。大部分被辟为农田和菜园了。 陈郢大坝水库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 ; 。 二、派河干流──城西桥附近生态环境调查 城西桥街道向南约100米,有一座三孔拱桥,据县志记载城西桥曾经通过船。从桥的尺寸来看确实可以容船通过。站在桥上向西俯视,可见到并不宽的河道中间有一个“河心岛”,河水虽不算清澈却可见底。正巧当时还有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在河里摸螺丝。当时估计水深约有10~30厘米。河心岛上枯草依旧,由此可以推测夏季的河水也不会太深,至少不会长时间淹没河心岛。这样小的流量可能无法再看到城西桥通船的情景了。沿河道向上游,河道弯弯曲曲,真有“九曲回肠”之状。说明派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走在河底仰望两岸陡峭如山丘之态。在如